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曾经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上会带去轰动性建议的江苏省政协委员陈光标先生,终于没有耐住寂寞,提前公开了建议的内容:可以对流通量较大的面值50元以下的人民币进行改版,“印上孔子、老子的名言,印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当然,这也与他在江苏省“两会”的提案先行泄露了“天机”有关。所以在全国“两会”上是提建议而不是交提案,因为他还不是全国政协委员,只能旁听的缘故吧。
这个建议的确轰动,还没到全国“两会”上呢,已然震倒了一大片,包括本人就有些目瞪口呆。这要是可行的话,根本不是“改版”的问题,国家得考虑发行第六套人民币。虽然陈先生做过实验,“在人民币上印这些名言,不会挤,完全排得下去”,但这显然又不是“排版”的问题。2000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在第二章“设计和印制”中,只说“新版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设计”,并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更没有不准什么,因而陈先生的建议就在理论上存在实现的可能。假设真的付诸行动了,涉及的是两个关键性问题:
一个是孔子、老子说过的话印些什么在上面合适呢?《论语》、《道德经》饶是算不上大部头,但也实在不是一张面积不大的人民币所能承载得了的。这一点,陈先生倒是想到了,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例是子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另一例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倡导要助人为乐”,当然,你现在搞慈善,从助人为乐出发,那么教育界是否觉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组织部门是否觉得“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才更合适呢?这不是抬杠,实在是对取舍犯愁,《论语》里的名言警句就这么多,再加上《道德经》、《弟子规》可怎么得了呢?
再一个是把名言警句印在人民币上干什么?陈先生说“人们会记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耳濡目染地学习”,钱嘛,大家都摸。可惜,中学课本里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就告诉我们,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偏偏没把“教育”列进来,人民币作为货币的一种,其职能显然不可能特立独行,所以,“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以及现代人的环保意识、慈善理念”,便不可能成为人民币承载的使命。对了,陈先生找到了与国际对接的轨道,说人家就“在票面上印制一些宣传爱国精神、社会和谐、责任意识、环保意识等积极意义的标语、口号”。殊为可惜的是,他没有举例说明哪个国家的货币上印着这些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字。
陈先生的出发点或许是积极的,但他显然过分看重了名言警句的功效。我们从来不缺名言警句,漂亮话多得是,结果呢?这种状况借用孔夫子的话倒合适不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两会”结束后,民间都有评选“十大恶俗提案”之举,虽然属于自发,毫无权威性可言,但“入选”的每每“不负众望”。因为这个前提,我对陈先生准备在全国“两会”上亮相的建议就难免生出些许担心,虽然它并非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