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高层强调物价和增长的警示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6日在《求是》发表文章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总体上是一对矛盾。只要增长速度、不顾物价稳定,或只要物价稳定、不顾增长速度都相对容易,难的是二者兼顾。
要理解这对矛盾必须扎根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来考察。货币化对中国是双向的:一方面货币化祛除了礼俗和权力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从计划走向市场,中国正式进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之内,实现了现代社会的初步转型。中国经济也从短期走向过剩,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掌握好货币的发行量,制造了几次大通胀,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货币M2已经近80万亿,中国的货币化率也高过很多发达国家。货币化率过高,容易制造经济泡沫,从而会将中国拖入繁华中的死亡区间。
货币化率的下降伴随着经济增长的下滑,拿日本和韩国为例,有数据指出,,日本与韩国的经验尤其明显。韩国经济增速从上世纪80年代的平均7%降至过去十年的平均4%,同期的实际M2增速也从14%降至5%。日本经济增速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平均增长4%,与此对应的实际M2增速为8%。从90年代至今,日本经济增速平均1%,实际M2增长也在90年代降至平均3%,过去十年则平均负增长1%。
为什么会这样?货币泡沫迟早会对整个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击,一方面是资产泡沫过多,会将整个实体经济挤垮,另一方面,央行超发货币不管什么原因,都会让社会损失财富,一部分人暴富,经济资源错配的概率越来越大,价格信号越来越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效率,最终在泡沫的破裂下,在失业率高企和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逼迫下,在生活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双向夹逼下,最终整个经济会失去效率。这就是为什么日韩衰落的原因,也是美国资产泡沫破裂后美国担忧会步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重要原因。有目共睹的是,资产泡沫迫使政府救市,增加国民福利和增加货币供金融结构挥霍,结果是私人债务问题没解决,政府债务也在增加,最终是私人和政府债务一起闹危机,只剩下印钞票来解决问题了。问题是,暂时的缓解却是在酿造更大的危机。
通胀和增长的矛盾背后是一个非中性的货币在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也是造成宏观经济调控两难的基础所在。当然货币只是一种机制和制度,其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博弈。中国要想避免日本、韩国以及美国的没落后路,只有重视货币才能解决问题。我们经常说,印钞印不出先进的生产力,其关键是金融利润高利贷化不仅仅不能帮助实业走向繁荣,反而在背后掏空实业的内脏。很多人说中国房地产在绑架银行,其实是银行在绑架房地产。因为银行是主动者,地产是被动者,如果没有分清这一点,很多问题都不能解释。房地产利润在降低,银行反而利用危机扩大了利差的利润,更重要的是,银行捏住房地产的命门,限贷令将中国大批房企逼向借高利贷度日子的道路。而高利贷资金大部分的来源是信贷,中国的金融机构和大批能够贷款的企业集团都在高利贷化。从高利贷崩溃后,可以看到信贷资本和央企的阴影,至于公务员则更多。高利贷化的经济,是走向崩溃鲜艳的脓疮,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这一问题就可以将中国数十年的增长财富化为乌有。繁荣离崩溃,如果处置不当,其实距离并不远。
中央禁止公务员、银行、大企业放高利贷,就是看到其中的危害。在我们看来,更大的问题是信贷结构不合理会造成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又在强化金融结构的不合理。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些企业辛苦赚钱,交税养工人,却因为告贷无门而破产,一些企业裁减人员甩包袱,不务正业却能获得大量信贷,将新货币源源不断输入到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泡沫化和金融高利贷化,其后果就是日韩美衰落之路。
日本和韩国以及当年亚洲四条龙四只虎增长奇迹的模式大致是一样的,中国的模式也类似,他们衰落最重要的表征就是经济泡沫化和金融高利贷化。如今我们中国形势逼人,管理层应当拿出勇气来解决信贷和货币带来经济走向崩溃的危险,不能失去良机,否则问题一旦恶化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