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昨日有新闻称,广州珠江之畔的沥滘村,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在即将到来的“城中村”改造中,没有列入文化保护的古民居,面临拆除,而部分明清宗祠或将被“保护性迁建”。
“保护性迁建”,又一个极其耐人寻味的创新词汇。依据当地的规划方案,所谓“保护性迁建”,即“拆除后原砖原瓦易地重建”。
这不由让人想起梁、林故居的“维修性拆除”。无独有偶,不久前重庆的蒋介石行营又被拆除,当地文管部门称,这是“保护性拆除”。
真的佩服有些人的“智慧”,可以把很多意义相差甚远甚至相反的词汇自由组合,成为一个冠冕堂皇的新词。从“维修性拆除”到“保护性拆除”,再到“保护性迁建”,无不在玩一个漂亮的文字游戏,从而为破坏文物的行为,寻找一个貌似合理合法的借口。
当前城市建设中似乎流行这样的做法,就是把老建筑拆掉,然后利用“原砖原瓦”恢复重建。其实,这是对文物保护的一种误读。透过这些“维修性”、“保护性”的外衣,我们看到的结果依然是“拆除”。
就像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无论是原砖原瓦的原址重建,还是修旧如旧的原貌恢复,新建的“文物”都已不再是原来的文物,充其量是件“复制品”。
文物的价值在其真,哪怕是破败不堪,断壁残垣。就算被历史风化得只剩一个遗址,也能让人读出它的沧桑。这其实是一个常识,之所以在一些地方被频频误读,其实是在追逐利益和政绩的心态下,利用新词的包装,玩个“障眼法”而已。殊不知,保护好历史遗存,这才是千秋后世的最大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