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新华网评:“银行卡不设密码更安全”靠谱吗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4日 10:1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使用银行卡需设置密码保障安全,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这个常识近日被人推翻——一位自称银行内部人士在专业理财论坛上发帖爆料,告知信用卡不设密码其实更安全。记者求证中,本地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也默认了这种说法,并表示自己的信用卡就没有设置密码。(2月23日《长江日报》)

  作为普通公众,绝大多数恐怕都不懂银行业务中的一些做法和规则,想必能得到银行信用卡工作人员支持并践行的做法,一定不虚。不过,且慢轻易效仿。在笔者看来,“银行卡不设密码更安全”似乎是一个假命题,因为这里所谓的“安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财产安全,而是指在信用卡被盗刷后持卡人可以比较有效地规避责任,减少自身的财产损失,而转由银行或商家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就是说,所谓的“不设密码更安全”只关责任分担,无关财产安全,充其量只是一个持卡人规避责任的技巧而已。

  从法律上讲,确如业内人士分析的那样,持卡交易时只要使用了密码,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发生的损失银行概不负责。如果信用卡被盗刷,等到持卡人发觉后追究责任,由于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所以银行和商家都没有责任,损失只能由持卡人自己来承担。几乎所有银行的信用卡章程中都规定,“凡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法院也会据此进行判决。而凡未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则以持卡人签字的交易凭证为该项交易的有效凭证。对此,央行颁布的《银行卡管理条例》中,明确要求收单商户负担起核对信用卡签名的责任。若被盗刷,很容易查实签名的真伪,这时责任就转移到了刷卡的商家身上,相应的持卡人的责任就降到了最低。这就是业内人士所说的“不设密码更安全”的原因所在。

  由此可知,设不设密码的安全系数主要集中在对持卡人是否有利,卡内资金是否刷了白刷,是典型的谁最终承担损失责任问题。而至于“安全”即财产受到损失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换句话说,就是在遭遇银行卡被盗刷,卡内资金受到损失时,设密与不设密只关系到损失最终由银行、商家还是持卡人三方中的哪一方承担以及责任比例大小的问题,而与卡内资金本身的安全无关。从事物的本来意义上讲,不设密显然更不安全,更需要持卡人悉心保管,一旦丢失也更容易被盗刷。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分析,假如多数银行卡都不设密,金融风险和市场交易风险就会大大增加,也会增加交易成本,将更加重创社会诚信。因此,笔者认为,“银行卡不设密码更安全”是对广大消费者的误导,是在传授规避法律责任的技巧和方法,不应受到追捧。毕竟,在诚信和法治社会中,不应引导和鼓励公众千方百计规避义务推卸责任,明哲保身,不管其他,这也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

  预防金融诈骗,保证金融和市场交易安全,是各方的共同责任。银行方面应当加快银行卡保密防假冒技术的研究推广,持卡人则应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卡片,防止密码泄露,其他相关各方也应加强信息核对,共同确保银行卡的安全使用。总之,一句话,“多重保护”才更安全。

热词:

  • 安全
  • 安全使用
  • 持卡人
  • 长江日报
  • 银行卡管理条例
  • 设置密码
  • 央行
  • 金融诈骗
  • 假命题
  • 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