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财政部日前发布通知,将拨发专项资金支持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管理平台建设,这为促进我国肉菜商品流通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提供了有力保障。
所谓农产品可追溯,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记录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这就好比给农产品办理了一张身份证,消费者凭借销售凭证小票就可以查询到购买的农产品供应商直至生产基地种植者、养殖者的信息。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是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在国际上,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在本国推行农产品可追溯体系,而且要求对有些进口食品也必须具备可追溯性要求,否则就不允许其上市销售。发达国家建立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除了可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卫生和可以溯源外,其贸易壁垒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因此,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也是打破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目前农产品大流通的格局下,很多地方农产品的外埠供应量要比本地供应量高许多,光靠地方自己的力量很难保障食品安全,无法有效落实地方责任。建设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实现各地信息的互联互通,不但能够整体推动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还能帮助地方政府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同时,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件,通过这一系统可以迅速追溯到产品批次和产地,查到责任主体,进行精确定位,避免扩大影响,从而保护农民的利益。
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除了进行城市追溯管理平台和流通节点子系统建设等大量基础性工作,还要研究支持农商对接、落实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等政策措施,减轻流通企业的负担,加强追溯管理队伍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技术队伍。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还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同时,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也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政府和企业的长期投入,确保追溯体系顺利建成并正常运转。(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