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日前,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领衔的课题组撰写的一份报告正式公布,并且明确指出中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并将资本账户开放步骤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这是央行首次以官方报告的形式,描绘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清晰路径图,并给了相对具体的时间表。
这份名为《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的报告将资本账户开放步骤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短期安排在1-3年内,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中期安排在3-5年内,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长期安排在5-10年内,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
开放条件基本成熟
央行课题报告指出,总体看,目前我国资本管制程度仍较高,与资本账户开放还有较大距离。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目前我国不可兑换项目有4项,占比10%,主要是非居民参与国内货币市场、基金信托市场以及买卖衍生工具。部分可兑换项目有22项,占比55%,主要集中在债券市场交易、股票市场交易、房地产交易和个人资本交易四大类。基本可兑换项目14项,主要集中在信贷工具交易、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清盘等方面。
央行课题组表示,资本账户开放应审慎操作,但不意味持续等待。报告中指出,若要等待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或者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完全成熟,资本账户开放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合适的时机。
央行报告中表示,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但风险都不大。一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绝大部分以本币计价,货币错配风险不大。二是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以债券为主,市场价格波动不影响外汇资产的本息支付。三是短期外债余额占比较低,处于安全水平。四是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风险基本可控。
不因热钱放弃开放
市场担心开放资本账户将引发热钱流入或资本外逃,“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会因此没有了。但报告明确表示,不能因为有可能发生热钱流动和资本外逃就放弃资本账户开放。央行表示,国际上防范热钱流动和资本外逃的方法很多,价格型管理可能比数量型管制更为有效。监管当局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宏观审慎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在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时,积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体系的总体稳定。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曾表示,由于中国当前经常性项目绝大部分已经开放,很多资本项的流动可变相地通过经常性交易来进行,即使资本项名义上是管制的,实际上管不住。加上离岸市场对境内市场的倒逼机制,国内就出现很强的力量要推动国内金融管制和资本项目的开放。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本身要求资本账户开放,当离岸市场发展需要有回流的渠道,不少学者都呼吁,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不需要等到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以后再进行,倒逼机制很重要的。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夏斌也曾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是人民币可兑换,需放开资本项,慢慢放开汇率,让汇率自由浮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