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上个月央行再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后,近期国内货币政策会如何走?将动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利率?这些货币政策动作对实体经济会产生什么样影响?这些都是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
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公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已经连续3个月站在50%水平上,显示出中国经济稳中有升的态势。而银行的信贷不仅1月份处于低增长,并且有人预测2月份情况也会与1月份差不多。
政府将在下个星期五公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机构预测,2月份的CPI可能降到4%以下,甚至于可能打破长达两年多的居民存款负利率。市场预测,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国内央行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微调或放松。但笔者认为,综合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近期国内货币政策仍将呈现以静制动的局面。
国际方面,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有所缓解,而美国的经济表现比预期理想。不过,随着欧美日等大量的流动性注入市场,经济复苏预期强化及受地缘政治之影响,全球资金流向又出现了新的异动,大量的热钱又有流向大宗商品迹象,国际油价已经飙升到一年来的高位。
在国内,尽管市场预测2月份的CPI会有所下降,但是导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诸多因素,并非如市场预测的那样已经消失,反之还正在强化。比如过量的货币增长、劳动力工资上升、全国房价迟迟无法回归到理性水平或住房市场性质无法调整等,尤其国际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及国际经济复苏将很快带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上述因素对国内CPI的影响一点都不可低估。
面对诸多影响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复杂性,笔者认为,国内央行的货币政策将更倾向于保持一个“稳”字,调控重点将关注如何以静制动,如何促使货币与信贷增长向常态回归,又防止通货膨胀之火可能重新燃起的潜在风险。市场对此必须密切关注。
易宪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