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国际板何时推出,一直以来牵动二级市场的神经。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各方的观点较为一致,即目前并非国际板推出的好时机。这表明管理层的决策考虑到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
国际板的推出已经酝酿多年。国家发改委今年1月公布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明确“推进上海证券市场国际板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有一种观点认为,相关制度与技术准备已经逐步到位,国际板的推出只待管理层最后下决心。国际板在去年一度呼之欲出,时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5月举行的陆家嘴论坛发言中说:“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
去年的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如果抓紧的话,年内能够推出国际板”;也有来自企业界的政协委员递交提案,呼吁尽早设立国际板。然而,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看法发生了微妙变化。有政协委员曾连续两年在提案中呼吁上马国际板,但他今年表示,由于近期A股资金链压力较大,监管部门会暂缓考虑推出国际板。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交所理事长耿亮7日向媒体表示,国际板的发行、上市、交易、结算四个主要规则的草案已经初步拟定完成,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有些制度还需在现有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国际板目前还没有推出的时间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韩正称,“许多因素归结起来,现在不是国际板出台的最佳时机,但该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
韩正和耿亮对国际板的表态,给投资者吃了定心丸。之所以说国际板的推出还不是时机,其一,国际板的推出不该与发行制度改革抢车道。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证券市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两会期间表示,“新一阶段发行制度改革正在研究当中,在实施时间上没有特别规划,具体举措将分步实施”。可见,发行制度改革的方向已明确,但其改革涉及的利益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的成败也有待市场实践检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不先取得成效,将难以消除国际板变成提款机的担忧,外企也有来华圈钱的可能。
其二,推出时机的选择不能与A股市场的强弱脱钩。当前A股市场资金面偏紧,对大盘股IPO异常敏感,新华人寿、中国交建等不得不主动缩减发行规模,而有望率先登陆国际板的主要是红筹股及外资银行等国际大公司,其招股上市对股市资金面的抽血可想而知。今年的政府报告没有再提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1月份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 “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设立国际板的出发点应该有新的考虑,必须兼顾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有关国际板推出的议论,此前多次引起过二级市场的波动,已经反映出市场承受力的脆弱。上证指数连2500点都没有攀上,尚未真正走出熊市泥潭,眼下大谈国际板的推出,肯定被视作利空。
证监会相关人士去年曾将国际板比作 “一个快要成熟的婴儿”,并表示 “我们当然都希望国际板能够‘顺产’,可不会看皇历,为了赶好日子而搞个‘剖腹产’”。现在看来,国际板即便十年“待产”,但还没有等来“顺产”的时机。(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