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昨日,本报一直关注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本报2011年12月7日曾报道)传出喜讯: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被发现,并且测出了它的振荡几率。这是中国高能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一大成果。
昨日下午2点,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次发现了电子反中微子的消失,其振荡几率为9.2%,误差为1.7%,测量结果的置信度为5.2西格玛,从而首次发现了这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邢志忠说,法、日、美、韩等国在紧锣密鼓地寻找这个结果,其中3个实验在去年相继声称发现了振荡几率不太小的初步迹象。按照国际高能物理学界惯例,置信度在3西格玛以下的测量结果叫“迹象”,超过5西格玛才叫“发现”。
为抢拔头筹,中国科研人员将实验分为两个阶段,这次报告的结果就来自第一阶段的数据。
自2011年12月24日起至2012年2月17日结束,实验中使用了6个中微子探测器。
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赵光达院士表示,现在可以确定地说,人们能通过实验来测量中微子振荡中的CP(宇称和电荷对称性)破坏,这对理解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现象,即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据介绍,中微子是一种极难被探测到的基本粒子,在微观的粒子物理和宏观的宇宙起源及演化中都极为重要。中微子共有三种类型,它可以在飞行中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称为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的前两种振荡模式即“太阳中微子之谜”和“大气中微子之谜”已被实验证实,其发现者凭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奖,但第三种振荡则一直未被发现,甚至有理论预言其根本不存在。
由于科学意义重大,国际上先后有7个国家提出了8个实验方案,最终进入建设阶段的共有3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2003年提出设想,利用我国大亚湾核反应堆群产生的大量中微子,来寻找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并提出了实验和探测器设计的总体方案。
由于这一方案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独到的设计,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支持,目前汇集了来自中国大陆、美国、俄罗斯、捷克、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科学家共同参与。
据介绍,大亚湾实验是一个中微子“消失”的实验,它通过分布在三个实验大厅的8个全同的探测器来获取数据。每个探测器为直径5米、高5米的圆柱形,装满透明的液体闪烁体,总重110吨。周围紧邻的核反应堆产生海量的电子反中微子,近点实验大厅中的探测器将会测量这些中微子的初始通量,而远点实验大厅的探测器将负责寻找预期中的通量减少。
王贻芳透露,下一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将考虑在大亚湾实验站开始中微子质量顺序的研究,对CP破坏角的测量是更长远的计划目标。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是以中国为主的国际合作项目,也是美国能源部基础研究领域对外投资第二大国际合作项目。项目得到了科技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广东省、深圳市政府和中广核集团的支持,共有包括来自深圳大学的200多位海内外科学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