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西宁3月11日电(记者 何伟)走进青海省湟源县丹噶尔新村47岁的藏族村民龙海祥家,记者看到,崭新的液晶电视、精美的家具一应俱全,100多平方米的新居被主人装扮得漂亮而温馨。
从脑山里的小山村来到县城新村,从土坯房住进钢筋混凝土的单元楼,龙海祥对记者说:“仿佛就在一夜之间,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这多亏了国家异地扶贫搬迁政策。”
过去多年,龙海祥一家四口一直生活在6公里外的池汉素村,这是出了名的山村。搬迁前,他家住的是位于山沟底的土坯房,种庄稼完全靠天吃饭,经常入不敷出,打工也受到很大影响,生计相对艰难。而2011年搬迁后,国家补助3万多元帮他们盖起了新房,夫妻两人在县城附近建筑工地上打工,一年至少收入两三万元,是搬迁前的3倍左右。
据了解,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地区的青海省,除西宁市和河湟谷地外,其余是藏族聚居区。这里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生态脆弱,部分农牧区缺乏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形成一些群众所称的“自然贫困”“原始贫困”,用过去的原地扶贫法子是行不通的。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李海俊介绍,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青海省加快推进贫困山区异地扶贫搬迁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治穷致富路子。2000年至2010年共投入8.8亿元,实施项目160个,搬迁安置2.2万户、10.3万人。据调查显示,实施这一政策的村子,95.2%的农户家庭每年收入都大幅增长。
李海俊说,按照《青海省“十二五”异地扶贫搬迁规划》,这个省“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3亿元,再完成322个村(社)、2.36万户、10万余人的异地扶贫搬迁任务。
龙海祥所在的丹噶尔新村是河湟谷地上的多民族聚居村,目前已成为青海省异地扶贫搬迁示范村。湟源县县长胡良云说:“按照土地、生产和生活‘三集中’的要求,我们扶持全县浅脑山区4乡6村320户农民在这里盖起新房,并搞起‘农家乐’、智能温室和昆仑玉加工等产业,基本形成了集生产、生活、休闲为一体的新农村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