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武钢:科技创新 坚守阵地时间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1日 17: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华网湖北频道3月11日电(刘继伍 白方)以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面对市场 “严冬”坚守钢铁阵地。全国人大代表、武钢总经理邓崎琳认为,发展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是助推器,也是企业的底气。

  邓崎琳代表介绍,从2005年起,武钢已上缴国家利税835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0多项次。2009年,“取向硅钢技术自主创新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当年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2010年,获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特别奖”。2011年,“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2005年,是武钢第三次创业的开始。邓崎琳代表说,武钢第一次创业,建立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基础;第二次创业,开创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先河;而第三次创业,是探索中国钢铁工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由内陆向沿海布局的新模式,由“滚动式”发展变为“跨越式”发展。其核心是“三个转变”,即,由单纯的生产经营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一业为主”向“一业特强、适度多元”转变,由内陆发展向沿海、国外发展转变这样的“三个转变”。

  “十一五”以来,武钢大力推进钢铁主业的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市场为导向,为满足用户需求,加强品种和工艺结构调整,实现了钢铁主体装备的自动化、现代化改造,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同时,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着力提高技术研发实力,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据了解,继武钢研究院、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武汉市武钢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相继落户,2011年又创建首个海外合作研究机构——“武钢迪肯汽车材料创新研究中心”,与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实现研发资源海外的配置与海外科研合作“零”的突破。

  邓崎琳代表介绍,武钢每年的科技进步投入都在销售收入的2.5%以上。金融危机以来,武钢科技投入反而逐年递增。2008年投入33.2亿,2009年投入56.6亿,2010年投入62.7亿,2011年的投入预计达到69.9亿。

  每年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数也成倍增长,有力推动了钢铁主业优化升级。据统计,2005年以来共申请专利2732件,是此前20年申请专利总数的8.8倍,专利转化率达92.6%。2011年新试新推产品470万吨,比上年增长12.7%,全年申请专利703项,专利授权641项,其中发明专利158项。

  目前武钢已经形成以“桥、管、箱、容、军、电、车、线”等为重点的一批精品名牌,“双高”产品比例由2004年的54%提高到82%以上。武钢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冷轧硅钢片和船体用结构钢板分别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11年,武钢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14.3%、17.4%,在钢铁行业一枝独秀,逆势增长。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中,武钢位居第340位,比上一年劲升88位。

热词:

  • WISCO
  • 创新研究
  • 取向硅钢
  • 科技创新
  • 冷轧硅钢片
  • 钢铁主业
  • 科技人员
  • 中国钢铁工业
  • 科技投入
  • 十一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