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高盛躺着中枪:前高管吐槽“有毒”文化 揭其道德沦丧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6日 09:4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高盛就这么躺着中枪了。

  3月14日,高盛前执行董事Greg Smith一篇“我为什么离开高盛”的公开信让高盛尴尬成为市场焦点。

  “在我参加的衍生品销售会议上,没有任何一分钟是用来讨论我们如何能够帮助客户的。”Greg在这封公开的离职信中写道,“纯粹是(在讨论)我们如何能从客户身上赚到最多的钱。”在离职前,Greg任高盛美国股票衍生业务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主管。

  高盛迅速做出了反驳。

  “在高盛这种规模的公司,难免会有某些人心存不满。”同一天,高盛现任执行总裁Lloyd C. Blankfein和总裁Gary D. Cohn在给全体员工的信中反驳称,Greg的一己之见并没有反映出高盛真正的价值观、文化,没有真实反映高盛在大多数员工心中的形象以及高盛如何对待客户的。

  面对争论,市场自有其判断。3月14日,高盛股价下跌3.35%,市值瞬间蒸发21.5亿美元。

  曾被罚款5.53亿元

  高盛在公开信中表示,89%的员工认为高盛为客户提供了卓越的服务,“无论在过去、金融危机时期还是现在,高盛对客户长期利益的承诺和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让我们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

  这是那个大众熟知的高盛,精英、专业。Greg则颠覆了这一切。

  “人们会为了赚钱而把复杂的产品推销给客户吗?即便这些产品并不是最符合客户需求或者最简单的投资品?绝对会,事实上每天都在发生。”在Greg版的高盛,董事总经理会蔑称他们的客户是“蠢蛋”,他们脑子里装着的只是如何榨干客户的油水。

  在这里,只要你是一个“猎象”高手,向客户推销任何能为公司带来最大利润的产品,赚到足够多的钱,你就能升职,没有人会花心思考虑客户要什么。

  一个骄傲、贪婪,一个精英、专业,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高盛?对于关注高盛历史的人,这似乎不难分辨。

  2010年7月,高盛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误导投资者购买债务担保证券(CDO),最终以5.53亿美元与SEC达成和解。高盛在该产品的销售资料中,并没有向投资者披露保尔森基金参与了产品的创设这一事实,也没有告诉投资者保尔森基金对该产品做空的 “关键性信息”。

  在这件造成极大影响的欺诈事件中,有趣的不仅是负责产品设计的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托尔雷(Fabrice Tourre)在电子邮件中自封为“伟大的法布”,称自己是唯一可以理解他所创造的“怪物”的人,还有高盛在与SEC和解后的公开“认错书”。

  一般来说,华尔街支付罚金和解后,都会发布无罪声明来保护自身声誉。而高盛在与SEC和解时,SEC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求高盛不得在和解后发布任何公告来宣称自己无罪。

  面对这样的苛刻要求,高盛的声明称“本公司已经与SEC达成和解,既不承认也不否认SEC的指控”。至于承认错误,则只是“作为和解要求的一部分”。

  高盛不是唯一

  “很难说真相到底怎样,但他确实很勇敢。” 一位外资投行人士表示。

  对于业内人来说,这封信并没有太多让人惊异的内容,如何忽悠客户似乎早已成为行业共识。

  “整个行业都这样,特别是有机会提佣金的职位,客户是不是赚钱和我并没有关系。” 花旗一位员工淡然地告诉记者。

  2008年,美国监管当局对规模高达3300亿美元的利率拍卖债券(ARS)市场进行调查,指一些投行在承销这类债券时,涉嫌蓄意夸大其流动性,最终,客户持有的巨额ARS几乎变成无法出手的废纸。

  花旗、美林、瑞银、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大牌投行都在被调查的范围内。很快,花旗、美林、瑞银和摩根士丹利宣布回购这些债券。

  “为什么投行现在难赚钱了,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金融危机后客户变聪明了。”苏格兰皇家银行一位员工坦言。

  高盛的反驳,没能挽救高盛下滑的股价,而对高盛的客户而言,从“上帝”沦为“蠢蛋”,这样的信心丧失会不会带来资金的流失?

  “我想不会。如果他们把资金从高盛的账户里抽出来,他们能把钱放在哪里?高盛与其他家并没有区别,只是更无情、更贪婪。”上述外资投行人士表示。

热词:

  • 高盛
  • 吐槽
  • 有毒
  • 高管
  • 中枪
  • 做空
  • SEC
  • 上帝
  • 怪物
  • 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