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国家能源局22日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生产能力41亿吨/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同时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有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提升小煤矿办矿水平。
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产能规划目标被超越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规划,到2015年煤炭产能41亿吨,增量来自十一五结转3.6亿吨,十二五新开工5亿吨,建成投产规模7.5亿吨/年,产量39亿吨。2011年全国煤炭产量35.2亿吨,10、11年新增的煤炭产量分别为2.7亿吨和2.8亿吨,目前山西在建产能6亿吨,多数为矿井技改、13、14年将集中投产,陕西12年将新投产1.02亿吨,新开工0.90亿吨,蒙西十二五新增至少2亿吨,新疆规划产能3亿吨。因此,我们测算在建产能超过10亿吨,十二五产能目标可能会被超越。
运输通道建设增加有效供给。如前述,产能超过规划似难避免,但产量能否释放取决于运力。兰新复线(疆煤外运通道)、张唐铁路(蒙煤外运通道)、山西中南部铁路(吕梁至日照港)等三条重要的煤炭运输大通道已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开工,预计14年前后投产,煤炭运输瓶颈将获缓解,产量超规划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规划明确支持兼并重组,但时机仍需等待。规划提出遵循市场规律推动煤炭重组,提高集中度,但如果按照市场规律的话,重组的时机并不成熟:行业景气高、盈利高导致的重组成本太高是市场化重组的最大障碍。美国煤炭行业在1990-2000间五大煤炭企业集中度迅速由26%提升至51%,我们总结其实现的条件有三:煤炭产量达峰值、行业景气度下降、机械化程度较高导致工效继续改善空间封死,而我国煤炭业要达到这三个条件可能要到十二五末期,同时行政区划的利益保护格局也是煤炭跨省重组的障碍。
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在前瞻性上逊色一筹。规划在区域布局上提出,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但这已经是资源开发现状,2011年前8月,陕西、山西、内蒙古占煤炭产量增量的92%,新疆另占5%,增量向西部集中的趋势逐年加剧。十一五规划中则明确提出建设大基地、培养大集团、整合改造中小煤矿,并由此建成了20个千万吨级大矿井,一定程度改善了煤炭供给的分散格局。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缺乏明确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基本是基于行业现状的总结,没有带来新的预期,因此基于十二五规划我们对煤炭行业的观点无变化。
12年煤价平稳,看好内生增长确定的公司。基于我们的数据跟踪,我们对13年后行业的供给释放存忧。但从12年来讲,山西小煤矿技改仍处建设阶段,内蒙古、陕西的运力瓶颈仍制约产能释放,全年供给增量将在2亿吨上下,较11年供给弹性明显减弱,将始于2012年7月征收的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租赁税对国际煤价形成的支撑,也部分抵减对进口煤冲击的担忧。需求面来看,1季度经济寻底和季节性淡季叠加所决定的煤价低点预计年内难破,根据万元GDP煤耗计算,假设GDP增速在7.5%—8%的区间内,煤炭需求增量在3亿吨左右,供需维持弱平衡,煤价上下空间都不大。在此判断下,我们看好内生增长确定的公司:潞安环能、盘江股份、兰花科创、大同煤业。
风险提示:经济落在增长下限且进口煤价低于预期导致进口量超过预期。
(安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