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兰州3月25日电(记者范培珅)“一个棚十亩园”,这是甘肃省秦安县农民靳志强形容设施农业——日光温室油桃大棚给他带来的收益。靳志强是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郑家村的农民,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家中人多地少,缺少经济来源,靳志强就开始在自家的土地上种起了果树,以改善家里贫困的状况,这一种就是30年。
3月22日,记者在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见到了靳志强,现在的靳志强是30多个油桃大棚的合伙承包人,并且是当地有名的林果农民技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就开始种植果树,刚开始不懂技术,经过县里技术人员及市里、省里有关专家的讲解培训,把我逐渐培养成了一个懂技术的农民。”靳志强告诉记者,刚开始种植果树,不懂种植技术,就是看着别人怎么种,自己就怎么种,后来学习了一些技术,苹果的产量上去了,相比种植小麦,一亩果树带来的收益和种植十亩小麦带来的收益相等。为了进一步提高果品产量,靳志强开始琢磨果园下一步的发展。
“刚开始在农田里种,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自己的地少,不能发展壮大,于是我们承包了柴家山荒芜多年的土地,搞土地承包,建起了塑料大棚,种起了反季节油桃。”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早些年在农田种植油桃树的靳志强发现了机遇,他向果业技术人员积极学习油桃种植管理技术,并且和其他村民合伙承包了村里的闲置土地。2009年,靳志强和他的合伙人在秦安县柴家山上承包的土地上建起了油桃大棚,并且采用了滴灌、喷灌、覆膜、自动化卷帘等设施农业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靳志强的努力下,大棚里的油桃长势越来越好。
“现在我们在承包的地里建起了反季节油桃棚,我们经过学习完全掌握了大棚油桃的管理技术,从建棚、栽苗、修剪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我们都能够自行把握。”靳志强得意地说。
进入3月,靳志强承包建设的30多个油桃大棚进入了疏花疏果期,由于棚多活多,靳志强从自己村里雇了30多个农民来到大棚帮助他进行果园的管理。现在的他不仅是承包人,也是老师。疏花疏果需要技术,靳志强就给前来帮忙打理果棚的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现在,村里许多人都掌握了油桃大棚的管理技术,几乎家家都有果业技术能手。
“一个棚十亩园”,靳志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设施农业日光温室油桃大棚里种植一亩油桃的收入相当于在农田种植10亩果树的收入。靳志强告诉记者,2011年,他承包的30多个大棚产了3万多斤油桃,按照每斤10元平均价格计算的话,去年油桃大棚产值达到3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1年底,秦安县已建成日光温室油桃大棚417座,年产反季节油桃420吨。在秦安,像靳志强这样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正在逐渐增加,设施农业——日光温室油桃大棚也越建越多。秦安这片土地上的新型农民在设施农业的引领下已经逐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