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北京长安街的西延长线附近,近200栋住宅楼全部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其中3/4已经封顶。历时3年、涉及8.5万人的北京最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基本完成。
中新社记者今天从位于北京市西部门头沟区的棚户区改造工地现场看到,用于安置搬迁民众的楼房多为10层左右的小高层,户型设计参照经济适用房标准,一居室40平方米,两居室60平方米、三居室80平方米,其中60平米的两居室占总量的7成。2009-2012年底,先后竣工的棚户区改造定向安置房将总计达到200万平方米。
门头沟区区长王洪钟告诉记者,门头沟曾是中国五大无烟煤产地之一,山地面积占98.5%,有过大小500多个煤矿。核心城区7平方公里范围内,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矿工居住区,以低矮破旧的平房为主。棚户区总共住着3.1万户8.5万人,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1平方米,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长期存在。改造棚户区是门头沟历史上最大的搬迁改造项目。民众搬迁后,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25平方米,将改善全区1/3人口的住房问题。
棚户区居民安文秀1981年嫁到当地,一直憧憬能住进楼房。对这位55岁的女人来说,从棚户区搬进住宅楼最大的好处是:“以后不至于一做饭就断水,上厕所也不用出家门了”。
门头沟区区委书记韩子荣介绍,伴随棚户区改造,当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原来靠烧煤取暖、做饭的住户改用天然气,有效推进了以减少PM2.5为重点的大气治理工作。加上门头沟区旅游和文化资源丰富,北京第一长河永定河横贯全区100多公里,形成百里山水画廊;辖区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0多座,375座寺庙、33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点缀其间。改造棚户区,既改善民生,又改善环境,利于地区经济向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