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解决高菜价问题 得从“城市病”入手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 15: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羊城晚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新华社记者文章称“高菜价背后城市病集中爆发”,认为在高菜价现象下,市民喊吃不起、菜农说利微薄,菜贩表示很冤屈。并引述专家看法,高菜价下,市民、菜农、中间商“两头诉苦、中间喊冤”,而政府调控无从下手,其实是“城市病”集中爆发的表现。

  影响菜价的因素包括三大“城市病”:城市功能不完善,物流成本过高;政府投资欠缺高收费成高菜价“帮凶”;城市生活成本高“最后一公里”难让利。

  从蔬菜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来看,影响菜价的环节包括:一是生产成本。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价格是决定菜价的硬成本;而气候、市场价格变化等是决定菜价的软成本,难以把握;记者提到的更令人关注的是,城市扩大了,蔬菜生产基地不仅没有扩大,反而在消减,转而依赖外地市场,从而放大了价格的波动因素。这说明,政府的“菜篮子工程”是有缺陷的,也表明中央要求城市政府抓“菜篮子工程”,省级城市抓“米袋子工程”是正确的,并应该以此来考核各级政府的政绩。

  二是流通成本。记者揭示了蔬菜上市的整个产业链。首先是“当地蔬菜代办”,他们将以户为单位、产量小而分散的蔬菜收集起来交给一级批发商;其次是“一级批发商”把蔬菜集中起来转卖给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再次是在“批发市场”,本地的零售菜贩和外地的二级批发商接手;最后是由本地和外地的“零售菜贩”将蔬菜卖给市民。算起来中间环节至少有四道!而且,由于批发市场要由政府批准建设,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进场收费形成了高门槛。

  三是零售成本。记者专门提到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摊贩承担的社会成本。由于零售摊贩大多是举家经营一个小菜摊,要养家糊口也不容易。

  针对高昂的菜价,记者采访的官方人士认为,目前地方已没有有效的手段来调控菜价,关键还需城市管理者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大城市大宗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减少流通环节,加大这一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降低或取消部分收费。

  但实际上这些年政府似乎没有少做这些工作啊!我想关键是要对症下药。一是针对生产环节,必须加大力度建设本地的蔬菜基地,要拿开发房地产的劲头来搞“菜篮子工程”,上大项目,开展公司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农户式生产很难影响市场,只能被市场影响。严厉控制蔬菜基地被房地产挤占,不得已挤一块,就必须及时补一块。

  二是针对流通环节,加强整治批发市场乱收费,政府在批准兴建类似项目时要减少建设成本,同时严格限价。更为重要的是,当大型蔬菜生产商发展起来后,争取实现田间到餐桌的直通车式流通,减少批发层次,实现“菜篮子”基地与零售终端的对接。

  三是针对零售环节,坚持开办平价市场,用主渠道来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并严厉限制超市、农贸市场等的进场费、铺位费,辅之以“农超对接”等措施,让市民吃上平价、安全的蔬菜。

  要做到这些,关键是政府要认真对待市民的日常需求,把“菜篮子工程”从生产基地扩大到流通环节。从中央和省级政府来看,一定要加强对城市政府政绩考核中“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的比重。只要政府重视,高菜价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热词:

  • 菜价
  • 菜篮子工程
  • 城市病
  • 城市功能
  • 城市政府
  • 帮凶
  • 菜篮子
  • 批发市场
  • 蔬菜基地
  • 房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