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再过几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自2008年清明成为法定节假日之后,这一传统的祭祀之日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今日,我们的节日·清明——第五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在介休市绵山风景区正式开幕。
据了解,清明(寒食)文化节已在介休绵山成功举办了四届,此次为第五届,以“走进清明源地,体验清明文化”为主题。本届文化节将通过四大系列8项活动向人们展示清明(寒食)节的起源、文化内涵、以及传承与发展。来自海内外的多位专家、学者也将齐集绵山共话清明(寒食)文化。
清明节作为我国汉族传统的节日,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传,清明节始于周代,为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如今,清明节的活动已不光只有祭祀一项,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都成为清明节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清明节期间,讲究“寒食”,即不可生火做饭,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清明(寒食)节。
实际上,清明节并非寒食节。寒食节是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之后,禁火节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寒食节渐渐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成为清明节的一部分。但在山西等地,依然将其与清明节所区分,受到中国文化深远影响的韩国,对寒食节的重视甚至超越了中国。作为寒食节的发源地,介休绵山通过一年一度的清明(寒食)文化节,不但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国传统的清明(寒食)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介休绵山也在不遗余力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