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阳光”没了,营养餐难免“变味”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2日 17: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羊城晚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国家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地方执行时暴露出各种问题。广西那坡县有学校将补助用于购买营养品“壮壮水牛奶”,供货商可从3元补助中赚取1元。在青海也有学校将补助款采购萨其马等零食。调查还发现,那坡县财政局拖延下拨补助款,学校只能赊账供餐。(4月1日《新京报》)

  国家实施4月有余的学生营养餐惠民工程,近段时间可谓丑闻不断:吃回扣、缩营养、减费用、出劣品……生出的各种乖戾与不义让人如芒刺背。于是,人们纷纷建言献策,“出台营养餐标准、监管、扶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惩黑心供应商、昧心学校”……这些都不无道理,但是,相较于残缺的制度、失守的责任,眼下更需追问的,是营养餐的不透明运作。

  事实上,孩子们的健康防线屡屡被突破,为数不多的3块钱总是被瓜分,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国家160亿元营养餐费的“大蛋糕”何时到的各地,各地财政部门又在何时拨付到教育系统直至学校,公众完全不知情,但却为消息灵通的供应商留足了“推荐”、“打点”的时间。二是,营养餐菜单的定制、原料采购、财务支出等完全是学校一人操刀,自由裁量,阙如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参与,实施过程中缺乏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

  按理说,实现阳光监督并非难事,像民间人士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工程,以及目前赫赫有名的湖北“鹤峰模式”、广西“马山模式”,都建立了以微博、网站等为媒介的财务公开机制,“免费午餐”每所学校的食物名目、开支等都定期公示;在监督模式上也引入了多方组成的外部监督力量等。实施“善政”以来,也没出过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榜样在前,后续跟进便好。

  但问题是,目前许多地方部门,见到营养餐费无异于唐僧肉,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所以,在资金落地和项目执行方面,总想“利益均沾”,甚至在少数领导授意或操纵下暗度陈仓。事实上,只要有“阳光下暗角”的存在,举着各类诱人招牌的寻租都会趁虚而入,这似乎早成“铁律”……各类经费、补贴、善款一旦推开民意,就会开演一出出财政套现挪移术的“好戏”,并最终以公共利益受损、政府公信付出代价而收场。

  所以,阳光阙如、监督缺位之下,营养餐难免“变味”。它其实给我们提供了各类善政、惠民工程迷思上的一个细胞切片,官德不靠谱、责任被虚置,只有将早该置于阳光下的财政预决算真正兑现在阳光里、监督下,才能避免“营养餐”遭劫或变味的悲剧重演。(崔中波)

热词:

  • 营养餐
  • 阳光
  • 变味
  • 学校
  • 免费午餐
  • 善政
  • 推荐
  • 铁律
  • 好戏
  • 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