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上海4月4日电(记者周蕊 王蔚)清明小长假期间,中国不少景区门票迈入“百元时代”,记者调查发现,景区涨价背后,除了有景区运营维护成本现实的考量,更反映出现时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景区盲目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财政对门票收入的依赖。
江西省发改委3月31日公布的消息显示,实行一票制的井冈山景区门票由原130元/人次调整为160元/人次,同时实行淡旺季票价浮动:旺季上浮最高价为190元,淡季下浮不限。而曾经一度免费的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4月1日起正式涨价,门票由每张100元涨至160元,一次性涨价幅度达60%。
网上调查显示,门票支出已经严重影响旅游热情”的网友高达89.2%,仅有0.3%的网友认为“门票不贵,物有所值”。多数网友表示,可接受的5A级景区门票心理价位在100元以内,其中约有61%的网友认为门票价格应在60元以内。
统计显示,全国(不含港澳台)130家5A级景区(非淡季全票)中,近半数门票价格过百元。其中,价格在100元至200元(含200元)的5A景区占比最多,达35.38%。而包括湖北武当山、四川九寨沟、安徽黄山等14个景区门票价格高于200元,所占比例超过一成。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携程旅行网日前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也显示,国内景区门票花费已成为游客出门旅游的一大开支。
业内人士指出,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得低于3年,因而不少国内景区“闻风先动”,上一次门票调整时间抢在了2006年。时逢第二个“3年解禁”,各地景区开始了新一轮价格调整浪潮。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认为,目前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景区发展产业比较单一,相应的旅游产业链还未完全形成,也是景区产生“门票依赖”的重要原因。
“‘你涨我也涨’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财政对旅游门票收入的依赖也是景区频频涨价的重要原因。”楼嘉军认为,部分知名景区对旅游资源具有“独此一家”的垄断性,涨价底气十足。
相关专家表示,票价合理化不仅需要引入长效的监督机制,规范不合理收费,还需要地方政府转变思维,变“小旅游”为“大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