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资股在新加坡有个响当当的称号“龙筹股”,曾经受到当地股民的热捧。但时移世易,当年的龙筹股惨变“垃圾股”乏人问津。受到冷待后,不少龙筹股正密锣紧鼓的私有化,进而转战本港市场,“弃星来港”上市趋势正在形成。
今年提出或成功退市的股份均具中国概念,相对安慰的是,它们没有直接批评本港的集资环境,或希望到其他地方上市的言论。反观新加坡和美国的纳斯达克,被批评严重低估公司价值的声音一浪接一浪。刚在美国完成私有化的中国网络巨头盛大网络,该公司CEO陈天桥曾公开表示强烈不满,称华尔街分析师不懂中国市场却随便指手画脚。提出相似言论的还有搜狐CEO张朝阳、网易CEO丁磊等。
“龙筹股”在星沦为“垃圾股”
批评星交所融资环境差的企业则更多,首批“弃星赴港”上市的中国旺旺(151)董事长蔡衍明表示,1996年在新加坡上市后,一直觉得很委屈,公司每年净利润高达16%,却只有15倍市盈率。其竞争对手康师傅(332),同年在港上市,一度可以享受40倍估值。身同感受的企业还有中国休镕食品(1262)、鸿国(1028)和四环医药(460),它们在去年纷纷“弃星来港”上市。
根据本报粗略统计,08年至今至少有5家中国概念股“弃星来港”上市,它们的估值均比星交所高,以鸿国为例,在新加坡仅9倍左右市盈率,赴港后超过15倍。另外,旺旺更纳入恒指成分股,是近年首批进入该成分股的食品企业。有新加坡券商预计,今年有此计划者多达10家以上。香港商报记者张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