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新社上海4月9日电 (记者 郑莹莹)受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加快等因素影响,中国在跨国采购中的传统优势有所削弱。9日在此间举行的2012上海浦东跨国采购大会上,无论是海外采购商还是国内供应商,都争相从“危”中谋“机”。
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廖红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各类成本上升给跨国采购带来挑战,但中国目前实行的产业转型以及现代贸易模式的转变将带来另一种机遇。
廖红晖认为,跨国采购商和国内供应商都可抓住这一时机尽快转型,比如供应商可以探索更多的自主品牌及核心技术,促进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上海标能实业有限公司是沪上一家从事新兴材料、复合包装的中小企业。其总经理徐旭东坦陈,企业也感受到了国际经济大环境欠佳的“寒意”。为应对目前形势,该企业已经在加强材料研发,并引进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来自印度的采购商Sanjay Hassani Chotrani告诉中新社记者,目前在中国上海、广州、绍兴等地的采购确实受到了影响,“因为中国不再是最便宜的地方。”
上海计划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沙海林在当天的跨国采购大会上表示,搭建跨国采购平台、大力发展跨国采购,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界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品牌、技术等转为供应链的竞争。作为供应链的上游环节,采购在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