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瞭望东方周刊:打好中国制造的突围之战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0日 10: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刊评论员

  美国的进口部门和广大消费者都是中国制造的潜在朋友和受益者。应当让这一庞大群体了解,美国商务部的制裁大棒不光是打在中国制造身上,最终的疼痛也将由他们分担

  4月2日,博鳌亚洲论坛和望周刊社共同主办了“博鳌制造业圆桌会议”,来自美、德、法、日、韩和中国的制造业巨头,共同为中国和亚洲制造业的未来出谋划策。就中国制造眼下遭遇的部分“围堵”而言,这次会议的议题无疑对中国制造富有启迪和创见。

  3月2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裁决,认定中国输美化学增白剂、镀锌钢丝、钢质车轮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同一天,美国商务部还对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作出初裁。仅在24小时之内,美国就针对中国产品作出4次反倾销或反补贴裁决。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行动多达7起。

  不言而喻,美国动辄将与中国有关的经济和贸易问题“政治化”,有其国内政治博弈的需要。特别在其大选之年,保守主义与保护主义合流,前者的实质是牺牲多数、保护少数,同时让多数人相信,他们是在抵御外邦、保护本国。在转移其国内视线、凝聚民心和暂时平息纷争方面,保护主义往往极具号召力。营造“民族经济主义”的氛围,更容易让中美两国陷入竞争性保护主义的囚徒困境,最终受损的是两国民众。

  制造业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根本,容不得制裁大棒肆意围攻。中国制造的突围之战,应从宏观、微观及战略三个层面同时打好。

  宏观层面应做好四件事:

  第一,为中国制造消除误解、广交朋友。中国与美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只是由于受损者往往倾向于发出更大的声音,而得益者多保持缄默,美国社会的一些反对中国制造、保护本国制造业的声音才被凸显、扭曲和放大。

  实际上,美国的进口部门和广大消费者都是中国制造的潜在朋友和受益者。应当让这一庞大群体了解,美国商务部的制裁大棒不光是打在中国制造身上,最终的疼痛也将由他们分担。

  第二,在技术、投资、保险诸方面促进中国制造与美国相关产业的合作。经济全球化和互利共赢是“民族经济主义”的解毒剂。中国制造业迈向世界的过程中如果更大程度地获得美国科技、金融市场和保险事业的参与,可能会获得美国国内政治力量更大的支持。

  第三,加强制造业的国内治理。同样的设计、工人、设备和厂家,生产出口国外的产品往往更优质。以这样的国内制造成本作为基准,当然不存在“倾销”或“补贴”。

  第四,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以免更多将其他实际成本更高的国家作为替代国来衡量中国制造品的成本。

  微观层面,受到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的企业应当积极应对,面对诉讼要积极应诉。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虽然有“政治化”的倾向,但具体到执行层面,并非完全无章可循、随意审判和执法。

  从对华反倾销案件的实际判决看,应诉企业比不应诉企业面临的反倾销税率要低得多,而积极应诉并提供相关材料的企业比应诉不那么积极的企业,争取到的反倾销税税率要低得多,甚至是零税率。不应诉或不合作不但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利益,相反可能会招致严重的惩罚性后果。

  同时,中国制造业的行业协会及出口商之间,以及出口商与美国进口商及当地有影响的消费者之间,应当加强联系与合作,从而争取到对中国制造业公正合理的裁决。

  战略层面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布局。其一,通过企业走出去,整合国际供应链,实现制造业环节在全球层面的横向整合。在美国反倾销压力之下,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将生产转向东南亚等地,还有一些企业利用中国国内经济开发区的经验,引入中国产业集群整合当地原材料、劳动力和市场资源。

  这样的整合越成功,美国针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需要掂量的因素就越多,因为它面临的不仅是中国的制造行业,还包括中国制造整合下的全球供应网络,反倾销带来的美国消费者剩余损失,可能更加显见。

  其二,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政策,促进中国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纵向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附加值、竞争力,创造和扩大新的市场,改变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

热词:

  • 制造成本
  • 中国出口
  • 制造行业
  • 镀锌钢丝
  • 民族经济主义
  • 制造业
  • 美国商务部
  • 补贴
  • 中国产品
  • 倾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