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针对“螺旋藻罗生门”的质疑,4月10日,国家食药监局表示,第二次检验严格依法定程序,并且经过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平行检验,不可能存在造假。
此前,有媒体质疑国家食药监局的两次螺旋藻片剂检验结果矛盾:第一次显示铅含量超标的产品,第二次却显示为合格。有媒体报道,第二次结果发布前,有螺旋藻企业“进京公关”。
国家食药监局回应,2月23日,食药监局在6省市开展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保健食品铅、砷、汞重金属专项监测,抽取部分产品,共40个产品84个批次,涉及29家企业。根据监测情况,确定13个可疑产品,并于2月29日下发工作通知,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对产品在实验室进行抽检。
据新京报报道,记者在内部文件上看到,文件后确实罗列“监测”到的13个不合格螺旋藻产品名单。国家食药监局解释,监测和监督检查是监管的两项重要工作。监测是通过产品抽样检测、群众举报、媒体反映等途径,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监督检查提供重要导向。监督检查是进一步查明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必须经过法定检验程序,行政处理以监督检查结果为依据。
食药监局内部人士认为,“监测”和“监督检查”不一样,所以两次结论不冲突。实验室检测有严格规范和程序,结论不会存在造假。国家食药监局表示,两次结论并不冲突,“监测”和“检测”的差别,是导致此次被报道出“螺旋藻黑名单突然变脸”的原因之一。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