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大众点评张涛:从零开始的创业史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2日 14:2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企业家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990年,张涛高中毕业了。他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出国读大学。白天,他在上海一家贸易公司帮忙,等着各种各样的通知书;晚上则忙着查询信息,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周而复始。将近四年的时间里,由于没有申请到全额奖学金,他被拒签数次。他的同学劝慰他,鼓动他放弃,他纠结后仍然坚持。

  由于过早地参加“工作”,他知道上海一些小的贸易公司需要实习生,而他的初中、高中同学正在大学校园里读书,同学周围的同学们很想出去打工。但是正规的渠道要通过专业的外服公司。利用需求信息的不对称,张涛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商业实践。他帮助同学介绍按小时计费的兼职,收取很小一部分佣金。虽然这只是一个可忽略的小生意,可张涛发现,年轻的自己更喜欢独立做事情。

  那个保守的年代,还没有“创业”这个概念。张涛跟家里人说起自己的小梦想,“个体户”?大人们通常的回应是,那是坏人干的事,还是出国读书更安全些。

  1994年,张涛终于可以到美国一所不知名的大学里读书了。闲暇时,他在一家餐馆打工,不经意间他发现当地人喜欢一本名为《ZAGAT SURVEY》的小书,随便一翻,发现原来上面不仅有许多中餐馆的信息,还有评级。很长一段时间,这本小书成为张涛的口袋书。无论是在沃顿商学院读MBA,还是在一家美国公司工作时,他都会收集当地的《ZAGAT SURVEY》,随用随翻。

  在当时,或是更早,张涛都不会意识到这是一次商业模式的萌芽。他更贪恋于寻找好吃的、好玩的地方。2003年,张涛回国。因为没有《ZAGAT SURVEY》,上海变得陌生了。为什么不做一家“ZAGAT公司”呢?当年,他注册了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粗浅地说,张涛最初的生意模式还是出国前所做的事情,类似人才中介的翻版。首先,他清晰地知道需求双方是谁,一端是食客,需要吃玩之地;另一端是餐馆,需要营销,关键是类似于《ZAGAT SURVEY》的产品形态是什么?

  和许多海归一样,张涛相信互联网可以改变人生。他知道,虽然Zagat公司做得相当成功,但是每次调研问卷需要厚厚的一本书,效率太低了,而互联网擅长的就是增加效率。当时,互联网寒冬未过,恰好又赶上“非典”,张涛一个人闷在一间破旧的小楼里编程序。他先做了一个互联网页面,名为Zsurvey。com,然后鼓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去点评光顾过的餐馆,再将评论写到页面上。

  事先,张涛算了下,这个事做起来不难,尤其不太需要钱。“五六千元可以申请一个域名,然后租赁一下服务器。”朋友们看到张涛在计算机旁折腾,会问,这怎么可能赚钱?有的朋友更直接地说,“你好歹也是从美国回来的。”同样地,他纠结后仍然坚持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做一家与“本地生活消费指南”的网站。

  这些是今天“大众点评网”的雏形。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大众点评网月活跃用户数超过4200万,点评数量近2000万条,收录的商户数量超过150万家,覆盖全国近2300多个城市。同期,大众点评网月浏览量超过6亿,其中手机客户端的月浏览量已经占到网站月浏览量的80%以上,手机独立用户数超过1800万。而且,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20余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去年4月,大众点评网完成了第三轮融资,挚信资本、红杉中国、启明创投和光速创投联合投资超过1亿美元于大众点评网。

  在某种意义上,创业者张涛商业人生的每一个拐点,几乎都是这样,遇到一件新事物,先尝试,将学习成本降至最低。数年后,大众点评网贴上了美国Yelp+Groupon+Foursquare、O2O和SOLOMO,各种各样的标签时,似乎这些都是商业上偶然的选择,但只有张涛团队清楚,从创业开始,他们每一次试错,每一次被市场修理都是对商业一次快速地重新审视、再学习、再实践,这让他们更像Eric Ries在《The Lean Startup 》描述的创业群体,在这个高度强调精准、精益的时代,张涛团队一边关注颠覆性技术革命到底有多远,新生代目标消费者群体的特征是什么;另一方面,他们仍保持lean startup(零创业)时的心态。

  Lean!lean!lean!

  3月19日,大众点评网创始人、CEO(首席执行官)张涛告诉我们,他和团队是一群很难被诱惑的人,所以大众点评网和《the Lean Startup》所描述的公司一样,不贪婪,不毛躁。Lean是让张涛打开话匣子的一个按钮,他显得很轻松,身子前倾,双手将几张名片码放整齐后,竖起,轻轻地敲着桌子,再摊开再攥住,再轻敲起来。大众点评网的创业过程与“lean”概念越契合,敲出的声响越清脆。

  更早些年,包括硅谷的创业者都会觉得创业、创新是一门艺术,但并没有找到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他们认为,创新不是一门技术活儿,很难琢磨出一些规律来,这样的感觉困惑了创业者好多年。

  最近,在硅谷冒出来一些群体,他们开始认真研究到底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公司怎么样做,成功的概率会比较高一点。而《The Lean Startup》这个书则是代表了这个圈子的一些研究,国内将它翻译成“精益创业”、“精实创业”、“瘦创业”。我更愿意用“lean”来阐述。

  如果你熟悉这个群体,身处这个“圈”中,你就发现,他们经常说一些优秀的创业公司,包括美国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它里边诞生了几家可圈可点的公司,像Dropbox、Airbnb、Loopt、Heroku、Scribd、Grepplin、Xobni和Justin。tv。它的运转方式是,一些小的创业者可以申请去参加它的创业暑期班,类似于比较小的孵化器。在这里,这家公司给创业者很小的一部分种子资金,大概在10万美元左右,换取创业公司的微股份,然后它会给创业者很多的培训。在孵化器里,各个创业团队之间也会互相交流。

  相对于创业者呢。刚开始,他们并不需要很多的钱或是很多的人。人力方面,大概两三个、三四个就可以。Lean的创业逻辑是,怎么做才能把创业者的想法变成一个真正的产品。这个过程中包括初始产品、修正后的产品一次次地让用户去体验,最终让用户来告诉创业团队这个产品的方向是对还是错的。当然,产品需要不断地去修正改进。和过往的创业模式不一样的是,创业团队并不是一下子就做得很大,不是一下子就找很多人,也拒绝天使投很多的钱。

  lean的本质和硅谷精神并不矛盾,同样都是创新,而且都相信,创新的想法是对是错都是不可预知的。具有颠覆意义的是,旧有创业者单方面认为用户有这样那样的需求被画上了巨大的问号,到底有没有?产品做到极简了吗?用户体验怎么样?

  比如说,像Airbnb这个概念,中文叫“蚂蚁转租”。在美国有很多个人的房子,通过个人对个人把房子租出去。现在回头看觉得是对的,可当时谁知道是对还是错?所以Airbnb团队要用最少的钱最少的人,做出一个最简单的产品。然后去验证最初想法,用户的需求是不是确实存在的。有时候,想法是对的,但是这个产品不对,或者产品没做好,没关系,重来,再修改。

  不单单做创业,在成长中的公司里做产品也是一样。一般而言,做产品容易犯的大错误是功能太多、想得太复杂、周期太长。现在一些成熟的产品,包括乔布斯原来的苹果系列也是,一定要把它做简单再简单到极简,一定要能快速替代。这些都在lean的概念里。

  我觉得做任何一个事情都应该有这个思路。其实你看中国改革开放也是如此。邓小平并没有说把经济制度全部改掉,他先做了一个试点,在蛇口。当时,有人问小平做什么。小平说我也不知道,所以才有这句“摸着石头过河”的名言。但是,小平坚信改革的大方向是不变的,就是要“改革”。

  回来看大众点评网的大方向是什么呢?就是为用户找吃玩,为商户找营销,这两个需求结合到一起,具体产品是什么?这谁知道?我们一直在研究摸索这个问题。

  改革开放采用了蛇口做试点的方案,先去试一下,成了就复制到深圳;深圳再成功,我们再多复制几个特区,然后再慢慢改。事实是,很多事情都应该用这个套路做,核心是要什么?核心是要缩短学习的成本。今天,我们在创新时,本质是在学习。创业者假设了很多东西,最后要用实际的数据、实际的需求告诉这个假设是存在还是不存在的。这个过程的核心是,怎么想办法缩短这个学习成本。比如,如果蛇口一试点就五年,这个就完了。事实是,蛇口试点半年就成功了,然后把它复制到深圳。这就是快速尝试,缩短产品周期的概念。比如说,我们公司在做运营也是一样。做一个市场活动,什么都没尝试过,怎么可能一下就投1亿元呢?你肯定要先投100万元,再投1000万元。一样的道理。这些都是lean之道。

  Lean(零)开始

  张涛用“一穷二白”形容创业时的自己,“我欠了很多钱。和太太两个人在美国读MBA,由于这样的学校在美国是没有奖学金的,贷款十几万美元,这笔学费要还。回到上海后我们又买了个房子,房贷20多万元。”

  他回忆创业当年的窘迫,说道,“我太太还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也够养活家,我还可以每个月从她那边拿一点儿钱。”

  可难题马上就来了。做一家本地生活消费类指南,用户还是零,他们在哪里?他们凭什么愿意写点评呢?“你总得给人家一些好处吧。”美国生活近10年的时间,生活达人张涛离不开Zagat。他仔细研究了这家以餐馆评论闻名的公司和其餐馆使用小册子。“最早时Zagat将已有的点评编辑成一本书,然后送给参与点评的人,从来激励用户继续参与写调研。”张涛将其借鉴过来,他说,“最初时,如果用户在大众点评网上写20份点评,我会承诺送一本类似于Zagat餐馆指南的书给用户。”

  在张涛的想象中,这本书只是一种激励工具。可慢慢地它又有了另外的衍生价值。“2003年、2004年,一家网站的信任度比较低,可是当我们编辑一本书后,白纸黑字会让用户觉得我们比较权威、可信度比较高。”张涛回忆说道。后来,这本书成为建立大众点评网品牌的营销工具,更为意外的是,连同网上的点评,这本书不仅帮助大众点评网形成了一个小的社区,还给团队带来了一些收入。

  创业最初期,张涛的诱惑为零。由于用户需求到底有多大,他心里没底。没底儿的事就不用去做推广。因此,创业最初的两年,他最多的精力是在培育社区。他庆幸道,多亏那时没遇到天使投资,如果当时有很多钱砸下来,可能不会将社区做得扎实,局面全变了。

  对于lean(零)创业,张涛并非没有准备。1997年,还在美国的张涛申请到沃顿商学院学习的机会。这个经历让他对商业有了亲切感。一个个模块地学习,他知道了财务到底是怎么回事,营销的基本理论是什么,融资的本质是什么……“至少我不会害怕,至少再有人跟我说一些炫理论,我清楚地知道,哪些东西是虚的、哪些是务实的。这些多多少少对后面的事有帮助。”张涛也承认,“读MBA也让他进了一个相对正规的商业圈子,这个圈子拥有全球各地的人脉,拥有共同的商业语言。”

  现在,为了保持零创业的心态,张涛有意在营造lean氛围,硅谷里正向的环境。他习惯员工们称他为“张涛”、“涛哥”。大众点评网第二次搬家时,他选择上海长宁区的易园作为新的办公地点。和水泥森林里的写字楼不同的是,四五幢小楼散落各处,由于园区七八成是大众点评网的办公场所,从一上电梯,我们就有走迷宫之感。上楼下楼,忽然发现一个紧锁的铁栅栏,走不出去了。没关系,回到出发点,从头再开始走。一位加盟大众点评网近两年的“技术男”对我们说,不久前,他还在满园区地寻找会议室。

  与其说张涛在刻意地拒绝一些趋于呆板的做派,倒不如说,近10年的美国生活,尤其是对硅谷里自由氛围的喜爱,他不惮于面对一个平凡的自己,可以从零开始的自己。采访当天,张涛穿着一身休闲服,深蓝色的毛衫,藏青色的休闲裤。采访结束后,他还有几项重要的商务活动,其中包括和几位即将加盟大众点评网的中高层见面。可想而知,一位专挑智利红酒喝的人如果不拒绝西装革履,不拒绝漆黑锃亮的皮鞋,那才怪了。

  归零

  由于张涛没在国内读大学,甚至很少在国内正式工作过,所以最初创业时,他自然地找周边熟悉的人,好在他还有10多年的朋友、同学。到2004年、2005年,大约有五个人组成了大众点评网的创业团队。

  龙伟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张涛的初中、高中同学,龙伟现在是大众点评网的资深副总裁。在此之前,2005年初,龙伟就职于掌上灵通(NASDAQ: LTON),其是中国最大的无线增值服务供应商之一。早一年,这家上海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首批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无线增值业务服务商之一。

  龙伟负责掌上灵通与大众点评网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移动终端的查询项目。他经常兴致勃勃地对张涛讲,大众点评网可以做一下手机上的东西,用短信。“我告诉他,你看短信多火啊。”龙伟回忆道,“大众点评网借用掌上灵通的通道,比如说,你在国贸发一个短信过来,内容是,国贸菜单,大众点评网回复选择川菜、本帮菜,一个菜单;用户再回,比如说选择川菜,俏江南,然后大众点评网再回复评级如何,点评如何。”

  合作一段时间后,龙伟和张涛都发现,这个用户体验太差太麻烦了,查一个东西来来回回要发好几次短信,每条短信一角钱,用户成本太高,短信最多只有60个字、80个字,有时候很难把回馈的信息表达清楚。而且,短信最大的一个缺点是它会“掉包”。2005年左右,短信丢包还特别严重,没收到率低时有20%,高的时候达到30%。一旦“掉包”,缺了一个回馈环节的话,下面的流程只能停止。张涛和龙伟碰了下,都觉得这事做不下去了,赶紧终止合作,重新思考手机客户端的需求。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要快速地尝试一个新模式和新产品,不可能创业最初的模式就是你最后做的,但是大体的思路、大的方向是要对。”短信项目多少让团队有些沮丧,张涛如是劝慰。他不停地强调需求价值观,“我们肯定会有成功和失败,遇到挫折时,我们要问自己,大的方向是什么?用户需求到底在不在?吃喝玩乐用户要找优惠,商户的需要营销,这个需求是存在的,究竟用什么样的模式和产品去满足需求,就是一个尝试过程。”

  2005年时,正值湖南卫视举办第二届超级女生,掌上灵通独家做这一届超女的投票,短信投票业务异常火爆,服务器经常当掉了。当年六七月的时候,掌上灵通专门采购了更多的服务器,增加了带宽。这个事件让龙伟隐隐觉得,SP虽如日中天,可离潜在的危机不远了。

  一直以来,SP行业一方面受运营商政策的限制,运营商稍微调整一个政策,SP就开始巨幅动荡;另一方面,当时掌上灵通的彩铃业务明显受到唱片公司的限制。“我和几大唱片公司谈合作,它们是CP,掌握了原创内容,可明显地我感觉到‘内容为王’的时代要来了。”龙伟回忆。最为关键的是,张涛就是在做内容,而且为消费者提供很多生活信息的服务,是有价值的,原来也没有人干过。龙伟应邀请加入。

  当时,大众点评网还在一间破旧的商住两用楼里。有一天,红杉中国的合伙人沈南鹏和他们谈第一次融资,100多万美元,主要用于大众点评网的会员卡项目。

  这一次,他们再次被市场小修理了一把。

  很长一段时间,张涛的团队将注意力聚集在内容上,点评、评级和签到都是内容,他们清楚地知道,只有内容才能带来流量,带来收入。此后,当用户量有了一定积累后,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商户做营销,做一种变现产品,即会员卡。大众点评网按照持卡用户实际消费额的一定比例向餐馆收取佣金,以积分的形式返还给一部分会员后,剩下部分就是大众点评网的收入。据称,这个佣金率在2%-5%之间,2007年有一家人气颇高的餐馆给大众点评网的佣金超过100万元。

  不到一年工夫,大众点评网已经发行了几千万张卡,全国有一两百万的用户。然而,会员卡的问题在于不是每个用户都可以随身携带,用户黏度不大。而张涛团队也感觉,这项业务虽然可以从几十万变成几百万的业务量级,但成为亿级的项目可能性不大,是一种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的产品形态。

  另一方面,会员卡业务也让团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餐馆业的现状。由于会员卡业务需要一台pop机,但是,让中国的餐馆服务生掌握这么一套机器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更何况,餐饮业的人员流动性很大,收银员、领班的流动率大概可以达到30%,结果是,大众点评网辛辛苦苦地帮一家餐馆培训了专业人员,结果不到三个月人走掉了。

  而且,餐饮业本身竞争就非常厉害。“我们曾跟一个商铺合作三个月不到,突然这个商铺关门了,老板不见了。我们有个pop机在那,要把它拿回来,房东说不行,餐馆老板没交房租,房东把门一锁,查封了,里面的东西要跟房东清算。我说这是我们的机子呀,他说我怎么知道是谁的。很麻烦很麻烦。”龙伟说道。

  大众点评网快速地做出决策,立即停止新增的会员卡业务。后来一些数据也证实了他们这个决策的正确性。据统计,在大众点评网大约有150万的商户,30%的更新率。换句话说,每年会有30%的店关门,30%的新店开张。有一回,龙伟到日本,发现日本类似网站做会员卡的业务做得相当出色,一问才知道,日本这家公司根本不知道还有“数据更新率”一说,原来在日本,一个小的酒屋都是爷爷传给父辈,再传给孙辈,几代人持续经营。

  在一次中高层高管会议上,张涛开始总结会员卡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后来,张涛团队将这次会员卡称为,成功式失败—公司按时、高质量地,在预算范围内,成功地完成了一个没有增量用户需要的产品。他们还总结道,之所以增量用户不多是因为,大众点评网的优势还是线上的流量,而会员卡是与这些流量脱节的。

  无论对于用户也好,商户也好,事实是,极简产品更容易将线上和线下的消费行为连接。而电子优惠券正是这类产品。另外,电子优惠券也是另一种隐形广告,餐馆为了营销自己,在大众点评网上发布电子优惠券。据说,上海一家规模很大的餐馆开新店时,优惠券的打印量一个月达到了5000多张。

  现在,10多万的商户成为大众点评网精准广告的客户,如果每家为其贡献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收入,电子优惠券成为其重要的来源。

  内容即影响力

  内容要有公信力。大众点评网的内容也不例外。

  当电子优惠券成为收入模式时,张涛重新定义了大众点评网的内容。“我们在做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帮助消费者找信息,找餐馆,包括点评、评级,甚至是在手机终端上的签到;二是电子优惠券,这是线上用户要使用的内容,也是打通线上线下的一个手段。”再后来,大众点评网开始做团购时,他对团队说,团购是更多折扣的电子优惠券,也是大众点评网的内容之一。

  “我们就是一个媒体,第一个阶段是最初的两年,我们专注在培育大众点评网的社区,相当于我们在培育我们的编辑团队,这些帮我们写点评的,都是我们的兼职编辑,免费编辑。”张涛说道。接下来是电子优惠券和团购阶段。

  很早,张涛就明确规定,编辑团队与销售团队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厚实的“部门墙”。换句话说,一定要保证用户所做点评的独立性,即使是与大众点评网有深度合作的商户,都不允许用各种方式改变那些负面的点评,以及较低的评分。

  最初,一些商户认为,不断更新的评论,尤其是差评是大众点评网的恶意勒索,是他们的阴谋。大众点评网坚持以上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所有的评论,无论是好是坏,都是用户根据商户的表现获得的。矛盾一时难以解决。

  2004年至2006年期间,龙伟经常遇到商户将大众点评网告上法庭。“有一家餐馆连续告了我们三次,最多的时候同时被四家餐馆告过。”龙伟回忆道,“一问原因,就是说网站上有差评,你不可以有差评。”一家商户还拿出了当地餐饮协会的一份证明文件,文件盖着红色的橡皮章,大意是这家商户是协会会员。这家协会也递给法庭的一份文件,内容为不知道大众点评网这种网站从哪儿冒出来的,居然可以做餐饮业排名,这是不允许的。类似的点评和排名,只有餐饮协会能做。

  庆幸的是,法院的工作人员头脑清醒,他们认为,作为服务行业的一类,餐饮行业是一个对外公开经营的场所,不是保密单位,有接受来自于消费者批评和意见的义务。不管好评还是差评,只要没有侮辱和诽谤的成分就可以。

  “在没拿到法院的判决时,坦率地讲,我们挺担心的。”龙伟说道,“那时候我们还小,才二三十个人,这个官司要是打输了,我们就做不下去了。”

  类似的官司后,张涛团队更为坚信,大众点评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点评的内容与评级。2008年,张涛发现一家网站,利用“垂直搜索技术”,将大众点评网上的部分点评直接复制到了网站上。“这次轮到我们告别人了,我们主动发起,站在了原告席上。”令龙伟没想到是,这场官司一打就是三年。

  一直以来,张涛团队都在考虑一个问题,手机之于大众点评网意味着什么?2007年、2008年,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了。张涛并不认为,智能手机只是大众点评网的一个新传播渠道,它意味着新内容、新体验。“智能手机可以签到,签到是微点评,是大众点评网的新内容。而这项内容又会产生许多新用户,新的用户体验。”张涛说道。

  2009年底,大众点评网开始研发其在IOS和安卓平台上的手机客户端应用,现在其客户端已经发布了10多个版本,手机独立用户数超过1800万。

  另外,基于手机客户端签到公司Foursquare的崛起,也让张涛意识到,签到产生的信息量(Foursquare有10亿条签到信息)的巨大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大众点评网Yelp,在错失手机终端后估值只有10多亿美元的原因。

  大众点评网再次踏准节奏。“我觉得有些事情要想透,想得深刻一点儿。智能手机出来之后,用户体验完全变掉了,如果你对这个行业熟悉的话,你就会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吃喝玩乐,你不会只在办公室找吃喝玩乐的,我觉得这是很顺的场景,也不是我们聪明,只是我们浸在这里的时间长了,水到渠成。”张涛说道。

  Lean的风险

  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大块头互联网公司进入和大众点评网的领域。比如,淘宝、腾讯和百度。

  张涛一方面和它们比拼专注,另一方面他也分析,这些公司擅长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每家公司的原点、基因都不一样。

  腾讯擅长做什么?擅长做的是一个比较纯的互联网产品,而且是偏客户端的,偏通讯类的,因其产品能力很强,而且它有线上海量的用户群。所以微信再适合不过它了,你去跟它搞一个同样的产品,很容易就给它干掉,因为它又是客户端又是个通讯产品。要在它的虎口里拔牙很难,但是周鸿祎(微博)的360安全是个例外。

  但对于腾讯,它不大擅长做一个整合产业链的东西,这时的产品已经不是纯互联网产品,是一个商业模式,比如说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或者说淘宝网倒是擅长做这种整合。可它的长项是做平台,但是做大众点评网的事是需要线下落地的。这一点,淘宝又没有优势。而百度是一个搜索基因。

  而且,几家大公司都有自己的战略重点,这往往也是一些小公司有机会的地方。刚开始,大公司不会派最好的资源去做这样的事情,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永远地低估这些大公司的能量与野心。

  在业界,大众点评网的薪酬待遇只是中等偏上水平,上文提及的“技术男”最终还是选择了到这里工作。“两年前,我对比了几家公司,发现这里的‘五年陈’比较多,说明这里业务和文化都可传承,可以学到‘功夫’。”“技术男”说道。但是,随着业务扩张到20多个城市,张涛意识到各方面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尤其是要管理一个很庞大的销售团队,而这个销售团队要分散在各个城市。”

  龙伟也感觉到,大众点评网从去年初几百个人到去年底将近两千人,“这个变化非常大,跨越非常大。大众点评网在管理上的开始过门槛。”龙伟说道。

  两年前,大众点评网的高管会议热烈地讨论,要不要高薪请一位人力资源方面的高管。“当时我们也有过分歧,才那么一两百人,有必要从IBM中国区挖一名HR的高人吗?”龙伟回忆,“最后的决定还是‘挖’,现在看当时的这个决定还是正确的,我们预估到了企业会有一个高速的增长期,而这时人的因素非常大。”张涛也说,最近一两年,大众点评网一直在扩充中高层管理队伍。令张涛庆幸的是,过往,公司似乎把握住了最适当的时机,总能在恰当的时间吸引称职的人来做合适的工作,包括七年前请老同学龙伟到公司。

  一年前,姜跃平决定加盟大众点评网,“第一,我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这样苦生意是腾讯和百度这样的大公司做不来的,并不是说它做不了,而是说,它们原来的盈利模型很漂亮,赚钱很容易,两家都像印钞机一样。它们去做本地生活这一块,是个精细活儿的,每一个细节的管理水平,对它们来说都会非常复杂。”姜跃平是大众点评网负责运营的副总裁,之前在腾讯,他说道,“我在腾讯,少我一个根本没所谓。而大众点评网这样的发展阶段,多有一个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然而,对于高速发展的大众点评网而言,增加一位员工,无论其处于何等层级,都意味着沟通成本大大增加。张涛感觉大众点评网需要用文化来降低管理成本。“大众点评网的核心文化是公平、公正、诚信、正直、尊重、平等、谦卑谦逊。这些是团队中唯一不应当受到批评、指责的东西,这是公司行事的基本哲学。”

  张涛坚决拒绝人治式的公司,他认为,这样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我因为喜欢你这个人,或是你是我的亲戚就可以得到的升迁的机会、这样一定会出大问题的。”

  采访近两个小时里,张涛逻辑清晰,条理清楚。他是一位非常不错的采访对象,废话少,没有架子,不爱吹牛。不管事实是好是坏,他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能够看透表面现象并一语点出,但是他喜欢和团队争论,辩论。

  “大家肯定会有一些意见不同的地方,但是最关键的是讨论的方式,好的方式方法就是不要用感情、用感觉来做讨论、做决定,而是按照历史数据、按照事实来做一些决策。”张涛说道,“但是,并不是所有东西一定可以用数据说话的。比如说,大众点评网要做团购,人家说不同意,那我不会全盘的毙掉。我会说为什么要做团购,团购是不是电子优惠券的一种,团购是不是可以满足吃玩这方面的需求,然后再看看美国的团购做得很成功的公司,中国和美国的市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和许多互联网商业领袖不一样的是,张涛不是那种“我有一个伟大的商业梦想,当这个梦想实现时,我还有一个更远大的梦想”的人,他是在实现一个梦想后,会回头看看还有哪些做法可能会导致错误的一类人。最近他一直在读《The Lean Startup》、《The Forever War》这些书就是一个例证,“从这些书中,你会得到一些感悟,还有就是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事物,看穿本质。”张涛说道。

热词:

  • 张涛
  • 点评
  • 大众点评网
  • 信资本
  • HR
  • 创业
  • 激励工具
  • 工作
  • 智能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