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葡萄酒界的“丑闻”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2日 15: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联合早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葡萄酒业界里不乏丑闻,每一个年代都发生具代表性的丑闻。

  葡萄酒业界里不乏丑闻

  模仿葡萄酒口感

  早在中世纪,欧洲一些市面上的葡萄酒并非采用葡萄酿造,它们的原料包括苹果、黑刺李与一些化学物来模仿葡萄酒的口感。19世纪初,欧洲各国开始重视假酒的出现,英国甚至立下条例,一旦被发现售卖假酒,销售者将当场被迫喝完所售产品。这个听起来有点滑稽的惩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阻吓作用。

  随着欧洲的根瘤蚜疫情扩大,许多葡萄园被严重损害,导致葡萄酒短缺,假酒的蔓延一发不可收拾。报章不断发出警告,指出饮用这类假酒的风险。

  1860年,英国终于立法将假酒管制列入国家食品安全法令。法国、意大利与德国也相继在法律上定义葡萄酒为经过发酵的葡萄果汁。这项联合行动成功打击了假酒的蔓延,为产酒业立下发展的基石。

  欧洲法定产区法例

  20世纪的葡萄酒全球销量已上轨道,一些商人开始对这块大饼起了歪念。虽然英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葡萄酒消费国,在1973年之前,它并没有强制执行欧洲法定产区(Apellation Controlee,AC)的法例。一些英国商人看准这个弱点,开始在本土混酿来自不同产区的葡萄酒,然后贴上新标签加以售卖。一般消费者对原产地的葡萄酒风味认识有限,例如他们只知道勃艮第夜丘(Nuit St Georges)的葡萄酒比薄若莱(Beaujolais)昂贵,却对夜丘的味道不熟悉。这种欺骗手法在1960年代盛行一时,英国政府终于在1973年执行AC法例,法定产区的重要性在葡萄酒业界开始得到肯定。

  用糖水增加甜度

  德国的寒冷气候一直是葡萄培植的一大挑战。德国葡萄酒以葡萄采摘时的甜度分级,甜度越高,级别越好,价钱也越昂贵。

  这种分级法的最大敌人是气候,如果成长期的气温偏低而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且多雨,对葡萄品质可说是雪上加霜,酒庄一年的运作成本将付诸东流。

  德国政府允许酒庄在酿酒的过程中加入果糖,却严禁使用糖水。因为后者相等于稀释葡萄酒,品质将受到严重影响。1977年至1979年,一些德国酒庄被发现使用糖水增加甜度,幸好德国政府眼明手快,将违规酒庄绳之于法。

  之后,德国对葡萄酒品质检验更加严谨,其国产葡萄雷司令(Riesling)因祸得福,在20世纪备受瞩目。

  “换标”欺诈手法

  除了“加料”假酒之外,葡萄酒丑闻也以“换标”形式出现,欺诈的手法涉及在低档酒贴上较昂贵的葡萄酒标签。这种方法在20世纪相当普及。

  为了对付这种欺诈行为,产酒国制定了一连串的原产地命名系统(例如法国的AOC,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DOC/DO),酒庄在登记参与后必须遵守该系统规则,包括确保某百分比的葡萄来自该地区。如果酒庄被发现违规,他们将被禁止使用该原产地名称。

  “换标”葡萄酒丑闻当中以“托马斯-杰斐逊事件”最为轰动。著名葡萄酒收藏家Hardy Rodenstock是响当当的人物,他自称收藏了18及19世纪的罕见葡萄酒,包括当时美国总统杰斐逊的珍藏。

  Rodenstock通过拍卖行出售一系列的百年酒龄美酒。2005年,一名美国商人以高价买下一批杰斐逊珍藏,后来被鉴定刻在酒瓶上的标志是以高速度电动钻(类似牙医电钻)完成,而这种技术在19世纪并不存在。Rodenstock的收藏真实性,马上受到质疑,唤醒了收藏家对罕见葡萄酒的警觉心。

  葡萄酒丑闻性质变得更加复杂,让人防不胜防。过去100年发生的丑闻影响了葡萄酒业界各阶层,酒庄对品质控制更加严谨,产酒国法例更加精细,消费者的知识在媒体的协助下得以增长,进一步提高对葡萄酒品质及真实性的要求。这是个互动的关系,丑闻似乎在整个价值链起了一些正面的作用。

  19世纪初,欧洲各国开始重视假酒的出现,英国甚至立下条例,一旦被发现售卖假酒,销售者将当场被迫喝完所售产品。

热词:

  • 丑闻
  • 电动钻
  • 葡萄酒风味
  • 不同产区
  • 葡萄酒界
  • 换标
  • 甜度
  • 葡萄品质
  • 加料
  • Roden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