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大而不倒》:错位的个人英雄主义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7日 16:5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艾经纬

  [ 这些诱发出金融危机的华尔街人士以及未能阻止危机爆发的政府官员,最后都摇身一变成为金融危机的白衣骑士 ]

  2008年的金融危机某种意义上确实已是烟消云散,但一般的民众显然并不清楚危机中的细节。

  危机之后,关于危机的书籍汗牛充栋,但显然都太过于专业深奥了。安德鲁·罗斯·索尔金所著《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则是一本比较通俗的介绍当年金融危机的书籍。

  但这本厚达600来页的书难免让人望而生畏,好在根据此书浓缩的98分钟的同名电影《大而不倒》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认识那场危机的窗口。

  电影的主线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及其引发的金融动荡,进而美国政府进场展开拯救华尔街的行动,通过给各大银行注资的方式购入有毒资产。电影虽短,但情节上涉及到市场、政府、投资者等各个方面。

  电影情节中充满着破产、谈判、拯救,人物心理则充斥着恐慌、焦虑以及愤怒。整部电影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显得节奏异常紧张,其中诸如金融市场暴跌以及拯救过程等片段会让你觉得惊心动魄。

  从反映次贷危机尤其是拯救华尔街这一角度而言,这部电影无疑是不错的。但一部电影的优劣,情节上的安排是重要的,其所反映的基调或者说是价值立场更为重要。

  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一直是好莱坞电影中的主线,这一点在电影《大而不倒》中亦不能例外。这也是笔者看完电影最鲜明的感觉。

  毫无疑问,我们都会仰尚英雄,但这部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基调笔者却是有点难以接受的。影片放大了决策的艰难和阻力,以及与时间赛跑的节奏感,或许也正因为此,当时的美国财长保尔森的个人英雄主义才得以凸显。

  可以说保尔森于电影的角色和保尔森在自己的《峭壁边缘》一书中的角色颇为一致。整部电影在讲保尔森如何“挽狂澜于既倒”,他在电影中一直占据中心角色。

  相比而言,电影中相当低调且冷静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外表年轻内心强硬的当时的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后来接替保尔森成为美国财政部长)二人在戏中出现的频率相对低得多。

  不仅如此,整部电影中的人物都是精英人士,鲜见平民色彩。电影开头,从贝尔斯登开始,雷曼兄弟、美林、摩根士丹利、美国国际集团、花旗、高盛、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巨头的高管们陆续登台。随着危机的深入,保尔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盖特纳等政府官员也相继登场。

  人物精英化,显然也就无法指望电影基调平民化,更不用说批判了。

  这些年来,华尔街题材的电影并不少,但基调平民化,乃至批判色彩很浓的电影并不少见,譬如《开水房》、《华尔街》等等。

  所以熟悉这段金融危机的人看完电影会觉得有些很好笑,这些诱发出金融危机的华尔街人士以及未能阻止危机爆发的政府官员,最后都摇身一变成为金融危机的白衣骑士。

  当然,或许我们不应该如此苛求这么一部电影,毕竟它是一部电影,而不是一部纪录片。

  那么,鉴于此,读者们不妨去看看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监守自盗》,虽然此部纪录片的民粹主义倾向也多受指责。可以说,这两部片子是互为补充的,不同的视角以及价值立场会让你对次贷危机的前因后果有个全面、客观的了解。 (作者为本报编辑)

热词:

  • 个人英雄主义
  • 华尔街
  • 大银行
  • 大而不倒
  • 保尔森
  • 开水房
  • 金融危机
  • 监守自盗
  • 峭壁边缘
  • 白衣骑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