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王胜先、吴雨)本周大宗商品市场16日普遍跳空低开,多数品种后期虽有所反弹,但力度有限,全周仍呈现跌势,油脂油料、有色等多数商品陷入整理。大宗商品的终端需求无明显转暖迹象,后市上行压力仍大。
四月以来,国内外的宏观数据利空不断。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美国就业数据不佳,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国债收益率上升重燃对欧债危机的担忧,接连不断的利空使得大宗商品市场总体形势转弱。特别是有色、化工等工业品,总体弱于农产品。
上周五,先后公布的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美国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都低于市场预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普遍大幅下跌。国内市场受此拖累,在本周一开盘时多数品种跳空低开,即使较为抗跌的油脂油料也出现下滑,如豆油、棕榈油跌幅皆在1%以上。随后多日,在股市上涨的带动下,多数品种开始震荡小幅反弹。从具体品种来看:
有色金属方面,沪铜震荡幅度最大,16日铜价下跌逾2%,最后三个交易日的反弹回吐部分跌幅,全周下跌不足0.5%。中国国际期货研究员曾宁认为,国内外铜价已跌破近3个月的整固平台,二季度的铜价或将以调整为主,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内的经济状况与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及QE3能否推出、欧洲债务危机演化等。
农产品方面,油脂油料仍延续高位回调的态势,大豆、豆油、棕榈油、菜子油主力合约价格分别下跌0.94%、1.18%、1.78%和0.34%。中国国际期货研究员吴媛瑾认为,油脂油料自2月以来,南美大豆的干旱、中国大豆需求、玉米与大豆争地等炒作题材频频被市场关注,为市场营造了多头氛围。目前,国内豆类、油脂期价处高位,仍存回调风险,二季度并非油脂的消费旺季,油脂消费对于油脂油料价格的实质性拉动能力有限。
化工品方面,甲醇表现突出,全周上涨0.68%,创年内新高,上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受伊朗石化产品出口受限影响,未来出口到中国的甲醇将大幅下降。二是近期西北地区厂家陆续进行生产装置检修。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在目前的煤价水平下,以煤作为主要原料的甲醇生产企业的利润情况应是较为可观的,并对后市持乐观态度。
既是农产品也是化工品的天然橡胶本周上涨逾2%,领涨商品市场。但随着泰国及云南主产区全面开割,供应量增加,同时,青岛保税区库存仍高于以往同期,下游需求低迷,后市不乐观。
总体来看,市场表现偏弱。刘心田认为,下游商品无明显转暖迹象,后市堪忧。近期市场对调降存款准备金率预期再起,若能兑现或对工业品有所提振,但能否根本性扭转当前弱势,还需终端需求的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