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仿古青铜器集散地:不打擦边球就没生意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0日 09: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仿古青铜器集散地洛阳烟涧村调查

  不打擦边球就没生意(调研文物仿制产业)

  记者 王汉超

  核心阅读

  河南洛阳烟涧村,中原地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却因为一份“地图”而成为焦点——某网站发布的“中国文物造假地图”,称洛阳市伊川县烟涧村是中国青铜器“造假”重灾区、集散地。

  在烟涧村,“伸手一摸就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东汉马踏飞燕、东周天子驾六、战国方鼎、春秋莲鹤方壶……这些声名显赫的珍贵文物如何在这个村庄一一再现,并流通到全国?全国闻名的河南青铜器,到底是造假还是仿制?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烟涧村。

  目睹

  家庭式作坊遍布全村,工艺简单,“只要看一遍,谁都会做”

  步入河南省伊川县烟涧村,在马路边和村民家外墙壁上,随处可见“出售青铜器”、“批发天子驾六”等招牌;穿行村中,抛光机和电焊发出的尖啸声不绝于耳,烧炉子的烟囱冒着黑烟。

  烟涧村因出产仿古青铜器而闻名中国甚至世界。网络有数据称,该村的专业加工户达300多家,从业人员1880余人,年创产值9000余万元,有东汉马踏飞燕、东周天子驾六、战国方鼎、春秋莲鹤方壶及壁挂、仿古台灯等1000余种产品。这些产品在东南亚地区很抢手,美、英、日、加、法、德等国的商人也非常喜爱烟涧的仿古青铜器。

  烟涧村村支书方智科说,烟涧村共有近800户人家,制作青铜器的有200多家,青铜器制作成为这个村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很多工厂还都是家庭作坊,规模都不大,工人多是自己家人。

  事实上,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存在为数不少的“青铜村”、“仿古村”,村子里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制作青铜器,每天,难以统计的仿古青铜器从这里流向全国和世界。

  伊川县周鼎仿古工艺有限公司是烟涧村里可以称得上企业的一家大作坊,一座四层楼的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董”,有各种方鼎、天子驾六,同行者笑言,“伸手一摸就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进门柜台上,层层码放的铜器锈迹斑斑,犹带泥土。打眼一看,还真觉得沧桑扑面。另外一侧,摆放着一门小炮,有几分古意,赫然铸有铭文:太平天国丙辰陆年造。老板并不讳言,说客户不满意这些仿品,嫌锈做得不好,只肯买走明晃晃的铜器,自己做锈。“客人只要能拿来照片,我们就能按样子做出来。”

  店面后院是作坊,几名工人正焊制一条铜龙。在老板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全套工艺:用蜡雕刻胚胎,用细泥浆灌造模具,用火烧硬模具,用坩埚熔化收来的破铜烂铁。因为熔点不同,铜汁以外的杂质自然漂在表面。最后,用舀子把铜汁灌进模具里。老板笑着说,只要看一遍,谁都会做。最近他们的业务也在扩展,工棚里,有两人在用泥巴制作名人雕塑胚子,是某单位定制的人物铜像。

  走出周鼎公司,沿路两旁都是家庭式作坊,在一家打着批发天子驾六的作坊里,村民李柏党正带着家人制作天子驾六。李柏党说,他制作工艺品已有10多年,家里还有5亩多地,农忙时就停工,闲时再干,比出去打工好一点。

  溯源

  从单个“创始人”发展到“产业化”,多数家庭年赚三五万元

  村支书方智科告诉记者,村里最先制作仿古青铜器的“老祖宗”,是今年71岁的方兴庆老人,被公认为是烟涧村青铜器制作的创始人。

  方兴庆说,上世纪70年代,当村里人还在吃大锅饭时,他已经开始做起倒卖古董的营生。1963年,他收来一面残破的青铜古镜。为了卖出价钱,他要修好它。经过实体雕刻、模具制作、青铜器配方、浇铸、雕刻等多项试验后,方兴庆渐渐摸索出了规律,并成功地制作出仿战国时代的“牛鼻象背铜镜”。方兴庆将此镜交给一名文物工作者看,文物工作者居然没认出这是“现代”的东西。方兴庆兴奋极了,这时候,他想的不再是倒卖古董,而是仿造。

  1965年,方兴庆又从一个民间艺人处偷艺学来了“鎏金”工艺,这样,仅一个铜镜就可以卖到上千元,方兴庆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富豪。方兴庆制作的860公斤的仿古铜钟,至今还在济源的王屋山上挂着,他制作的众多青铜佛像,成为许多景点的“亮点”。

  但方兴庆假货真卖的仿制品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古董贩子买走后又转手卖给下一个古董贩子或藏家。一些灰色交易被警方查获,顺藤摸瓜找到了方兴庆。“我说我是做仿制品,不是古董,警察也没办法。”方兴庆不止一次被罚,铜器被没收,不过他会再起炉灶。一来二去,被抓的次数多了,也就没人愿意抓他了。

  随后,仿制青铜器的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方兴庆说,新入行的年轻人敢干,小物件做着不赚钱就做大件。从三五斤的青铜器,变成几千斤的大家伙。至于模型,很少人看到过真古董,几乎全是按照画册上的图片翻模。反复试验,毁了再做。也有人干脆跑到北京潘家园市场,偷偷买个成品,回家翻模。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青铜器作坊变成几十家,“产业化”形成,村里出现了专门卖石蜡、漆料的,甚至连模型都有了专门供货商。一个人每年赚两三万元,多数家庭年赚三五万元,少数作坊能赚几十万元。

  方兴庆说,现在乡亲们制作仿古青铜器的队伍扩大了,制作工具先进了,制作技术也进步了,很多人也因此摆脱了贫困,这是一件让人很欣慰的事情。如今,烟涧村有人专门在外地讲课,传授青铜器仿造“秘方”。还有件事让村里人骄傲,上海世博会时,有政府部门出钱仿制后母戊大方鼎参会展览。

  针对网络上关于造假的质疑,村民们则大呼冤枉:制作工艺很简单,销售渠道公开透明,咋能说是制假、售假?伊川县有关部门也是这种态度:仿古工艺品与出土文物,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拿工艺品当文物,不是水平太低,就是心术不正。

  困惑

  进村的客户少了,原材料价格在上涨,正准备打造仿制产业园

  烟涧村人明显感觉到,这两年生意不好做了。周鼎公司当家人周长海说,进村的客户少了,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上涨,黄铜价格最贵时涨到20多元一斤;订蜡模的钱,从几百元涨到一两千元;还要加上手工、石膏、漆料以及作旧的成本。在这样的困境下,村里有100余家停火歇业。

  李柏党说,手艺不精的作坊被淘汰是正常的事,符合竞争规律。烟涧村的产品还很粗糙,发展方向必须是精细铸造。但村民投不起钱,政府不扶持,遭遇了一些困境。周长海认为,仿古青铜器的宿命,仍然是这只脚踏进工艺品行,那只脚还在古董行里,不打“擦边球”就没有生意。但他们对客户从来都说是仿制品,至于购买之后把这些东西当做什么东西处置,那是别人的事情,与村民无关。

  烟涧村所在的伊川县葛寨乡乡长孙刚标说,由于销售渠道不通畅,这些仿古青铜器无法走得更远。而且,有些农民缺乏文史、美学等相关知识,制作的仿古青铜器非常粗糙,甚至比例失调,让人看着别扭;有的不知道一些细节的重要性,随意增减文字、线条,失去了“古韵”。

  据他说,为了引导该行业走向规范和创新之路,乡里正准备在烟涧村规划仿制工艺品产业园。

热词:

  • 仿古青铜器
  • 方兴庆
  • 涧村
  • 擦边球
  • 仿古工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