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中铁二十三局破解诸多施工难题:横断山上架起特大桥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1日 09: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4月28日,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正式开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承建的干海子特大桥。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钢管桁架梁公路桥,它标志着我国艰险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科研与施工取得重大突破。

  干海子特大桥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境内的横断山脉,海拔2500米的托乌山下的安宁河、鲜水河地震烈度为9度的断裂带上,全长1811米、桥宽24.5米,桥面最大纵坡4%、最小曲线半径356米、最高墩107米,设计36跨。

  正因为地质条件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因此,干海子特大桥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被交通部列为西部山区桥梁建设科技示范项目。

  为了让记者了解该桥的施工难度,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洪奇列举了该桥梁建设的“四个第一”:一是世界上第一座最长的全钢管混凝土桁架梁桥;二是世界上第一座最高的钢管混凝土格构桥墩、组合桥墩、混合桥墩;三是世界上同类结构中单联最长的连续结构梁,该桥第二联(19跨)共长1044.7米,其中最大跨径达62.5米;四是第一次全面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

  面对困难怎么办?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党委书记李治强与项目总工程师杨毅等,带领一批科研人员,在创新上下功夫,一次又一次提出新的施工方案,并多次邀请全国各地的桥梁专家、学者13次召开论证会。

  施工人员在桥墩上搭建“焊接吊仓”,创造条件降低焊接环境的风速,使用碘钨灯升温和除湿,用人工影响作业环境的办法解决恶劣气候条件下高质量焊接与作业环境发生矛盾的问题。有些焊点若是不能在“焊接吊仓”中完成,他们就因地制宜,创新性地采用“棉被包围焊”工法降风速。这些工法、工艺的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高难度的焊接任务。

  当建设者们架完梁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处于烈度为9度地震断裂带上的干海子特大桥,将来不可预见的地震、狂风、汽车刹车等外扰力的影响,极易导致大桥摇晃,产生安全隐患,危害行车安全。参建的施工、设计、业主等单位的专家们,在墩与梁的交汇处焊接斜撑,化一点支撑为三点支撑,使44根斜撑织成了一张抗外扰力的加强网。

  为了解决高空作业材料问题,二十三局集团还联合多所高校共同研究成功高抛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采用全新的材料、配合比、搅拌工艺,从高处抛下,不用振捣自密实,这种新材料、新工艺、新工法,在世界尚属首次使用。

  随着干海子特大桥的竣工,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一批科研成果脱颖而出: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12项,有3项适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干海子特大桥“QC”小组荣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

  文/本报记者 齐 慧 

  通讯员 蔡崇金 黄仕科

热词:

  • 特大桥
  • 干海子
  • 自密实混凝土
  • 最小曲线半径
  • 施工方案
  • 中铁
  • 施工人员
  • 工法
  • 桥墩
  • 四个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