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 又是一年麦收时。5月31日,安徽寿县寿西湖农场的40台联合收割机轰鸣着驶向金黄的麦海,拉开了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的序幕。今年夏粮收成怎么样?丰收能否增收?农民们有哪些心声和期盼?新华社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记下种粮大户的喜与忧。
“我最高兴的是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小麦亩产可达1000斤,比去年产量还要略高一点。”安徽省阜阳县颍州区种粮大户葛浩新提起今年的收成,喜悦扬上眉梢。他告诉记者,这主要得益于小麦从种到收都是精细化管理,特别是病虫害防治,今年每亩的投入比往年多20元钱,打了四遍药,有效地防治了病虫害的发生。
更让葛浩新高兴的是,每亩多投入的20元中,国家补贴了5元,区政府补贴10元,农户只要自掏5元,不仅减轻了种粮大户的防治负担,也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国家政策的实惠。
除了产量,老葛对今年的粮食价格也感到满意。“目前小麦市场价格已经达到每斤1.07元,高于国家出台的最低收购价。粮食丰收,价格不低,农民种粮的劲头更足了。”
不过,说起粮食生产,老葛还有自己的一些担忧。一是农资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一路上涨,抵消了部分增产带来的效益。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人员还不到位。“如果今后国家能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特别是加大对植保专业合作社里的技术人员培训,对于今后粮食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将起到积极效果。”
在河北省栾城县,种粮大户赵军海掰着手指为记者算了笔成本账:今年每亩小麦耕地投入60元,播种20元,种子40元,化肥200元,农药50元,浇地60元,收割70元。
“种一亩小麦从耕种到收获,需花费500多元,其中化肥的价格涨得最厉害。”赵军海说,今年水、电、化肥价格不同程度上涨,种粮成本越来越高,希望粮价也能反映出成本变化。
作为村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赵军海还希望国家优惠政策向农业专业合作社倾斜,把农民中的优秀青年培养成农机手、农艺师,带领更多的乡亲们科学种田。“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增产非常有帮助,但有的村民仍然凭经验施肥,没有按测土配方施肥,小麦因养分不足导致叶片发黄,部分地块出现早熟现象。他们的产量起码要比社员们少收200斤。”
安徽省的小麦已经开始收割,但山东省菏泽市的小麦尚未开镰。种粮大户张维国告诉记者,他对“谷粒归仓”并不担心。“我们有防雨设施,就算下雨的话也有棚和布盖住麦子。”
老张今年种了310亩田,尽管4月份的赤霉菌病让小麦受了些影响,但预计今年仍能打20来万斤粮食,“按照正常情况应该能增收。”他说,希望国家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再加把劲,多点关注,多点扶持,长久保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记者林晖、杨玉华、王昆、陈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