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国际板为何屡屡“行凶”得逞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0日 15: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红周刊(博客,微博)》特约作者 北京 诸法空相

  最近一年多来,国际板好像一个A股杀手,而且攻无不克,屡屡杀得大盘指数落荒而逃。对此有人认为是国际板的推出将改变A股市场的供求关系,股多而钱少,股价自然下跌。其实我倒不这样看,与其说A股惧怕国际板来“抢饭”,倒不如说是恐惧其成为估值水平的新坐标。

  证券市场里面的钱永远只会流向具有价值的、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利润的股票中,如果A股本身的性价比超过国际板股票,又何惧它来“送死”?如果是这样,恐怕应该恐惧的倒是国际板——能发得出去吗?

  然而,现实中的A股是悲催的,投资性价比低得可怜,慢说90%的散户沦为亏本的代名词,股神又能怎样?《红周刊》上期的“人物夜话”栏目就很生动,如安东尼·波顿这样的投资大师也难以幸免于“中国劫”——任何久经考验的价值模型,在财务造假、关联交易、虚构资产等伎俩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巴菲特更是牛人了吧?照样会被比亚迪忽悠住了,好在巴老入股的价码低廉,不至于沦落到A股投资人这般境遇。

  其实巴老与比亚迪的“恩怨”也阐明了一个道理,没有好股票与坏股票之分,只有好价格与坏价格的区别。再好的企业,报价过高就会带来套牢,这自然会让人想起2007年所谓的“蓝筹价值投资”,其实与俄罗斯轮盘赌博无异;反过来就算是濒临破产的企业,只要价格足够低廉,就有可能形成“烟蒂价值”。1块钱的中国宝安,就会比100块钱的中国平安拿着更“平安”。从这个角度来看,A股对于国际板的恐惧,供求关系是表面现象,估值水平才是内在本质。闻国际板之风而丧胆,只能说明A股自己心太虚。

  说白了,15倍市盈率的可口可乐来了,现在25倍市盈率的食品饮料股就危险了;10倍市盈率的苹果、IBM来了,现在平均50倍市盈率的科技股就好像是个“笑话”。因此,现在绝不是推出国际板的时候,并非是源自对于A股指数的关爱,实在是不应当为国际资本“创造”出一个绝佳的套利机会。以目前A股的投资性价比,根本经受不住国际板的挑战,势必导致资本资源大量流入国际板当中,最终养肥了那些全球型企业,帮助他们把成长中的中国企业,乃至把创新型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回想当年香港红筹公司回归A股的时候,哪个不是一有发行A股的消息,对应H股就会大涨?最后的结果就是H股股东大赚其钱,A股投资者亏损累累。前车之鉴啊。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先降低A股整体的估值水平,通过调节新股发行制度、发行数量来平抑过高估值,再通过严格的监管使上市公司经营更加透明、改善投资环境,最终实现A股性价比的提升。先把自己的体格锻炼好了,就不会再怕国际板的“搅局”了,而且从长期来看也势必会增大投资者获利的概率。

热词:

  • 估值水平
  • 行凶
  • 诸法空相
  • 大盘指数
  • 股票
  • 性价比
  • 市盈率
  • 创造
  • 恩怨
  • 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