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奶粉,能让我放心吗?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8日 15: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华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舒静、金小茜)就在“乳品安全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的声明还“余音绕梁”之际,伊利婴幼儿奶粉又爆出“汞含量异常”事件。这无疑将再次证明:消费者的信任,并不建立在言之凿凿的承诺或保证上,而是取决于实实在在的品质与标准。

  尽管伊利在质检总局通报之后,立即发布紧急召回公告,并承认汞含量有异常的事实,但其态度仍然备受质疑。而追究这一事件的根源,有两方面的责任无法推卸。

  一是企业。业内人士分析称,汞含量异常的原因无外乎加工或原料环节存在污染,而内蒙古质监局的检测结果也显示,汞含量异常与乳清粉原料有关。对企业而言,无论原料从何而来,这道关究竟是如何把守的?为何检测如此疏忽和滞后?部分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后半年才召回,又如何保证消费者利益,企业又该采取哪些补救和补偿措施?

  二是标准。伊利公司的公告中称,“国内外尚无乳粉中汞含量限量的标准”,因此只是汞含量异常,而不能称为“汞超标”。资料显示,我国曾有婴幼儿食品的相关标准规定,婴儿配方乳粉中的汞含量不得超过0.02mg/Kg,但之后修改的标准却未对相关指标作出规定;而《食物中污染物限量》的国家标准也仅仅规定了鲜乳等食品的汞限量,并未对婴幼儿配方食品进行规定。

  标准的缺失令消费者不解:如果汞属于违禁添加物,在制定标准时是否可以效仿部分国家的做法,仅在国家标准中列出准许使用的添加物,而不是一一列举违禁添加物?而如果食品中的汞无法避免,又是否应对食品尤其是婴幼儿食品中的汞含量进行严格限制?毕竟,标准是确保消费者安全的第一道、也是最低的门槛。

  汞奶粉事件之前,有人强调中国乳业的成就与国产奶粉的品质;事件发生后,也有人聚焦风险监测体系的灵敏有效。然而,一次次类似的事件表明,目前乳业还处于最艰难的“坡起”阶段,如果还不绷紧神经开足马力,关注于最核心的品质问题,而是过早“松手刹”、转移注意力,谁能保证,本就脆弱的消费者信心不会“一泻千里”呢?

热词:

  • 汞含量
  • 奶粉事件
  • 汞超标
  • 添加物
  • 食物中污染物限量
  • 婴幼儿食品
  • 婴儿配方乳粉
  • 婴幼儿奶粉
  • 消费者信心
  • 风险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