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北京时间6月27日早晨5点29分许,“蛟龙”号开始了第五次的下潜试验。11点47分左右,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7062.6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的记录。此次蛟龙号下潜的重点为定点作业、搜寻海底生物和取样,其在海底发现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存在。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24日蛟龙首次下潜至7000米以下时,潜航员在舱内拍摄的视频资料首次披露。
当潜器下行到500米
深度,窗外已经是一片漆黑。
蛟龙号潜航员杨波称:“我们可以从舱壁上看到,冷凝水非常地多,布满了整个舱壁。叶聪刚刚用布擦拭掉了舱口盖上的冷凝水。这些水都会打在坐在正下的中试航员身上。所以叶聪每次坐在里面要面临一场小雨的洗礼。”
下潜3000米
时,舱内的温度已经下降到20多度,潜航员叶聪和刘开周开始经历从夏天到冬天的季节更替。而当潜器下潜到4500米左右时,潜航员打开了携带的高压空气瓶,向舱内加压。
蛟龙号潜航员叶聪:“因为温度降低了,空气也变冷了,这样的话,(空气)有一些收缩,现在气压比正常的气压101千帕,现在只有96个千帕,相当于我们处在海拔948米的陆地上的气压。”
在6000多米
的深海,潜器打开了灯光,杨波看到了海水中掠过舷窗的细小生物。
当蛟龙轻轻踏上7000米
深处的洋底,这些在洋底沉睡了万年的海底沉积物被搅动起来,弥漫在蛟龙身边。
蛟龙号潜航员叶聪:“蛟龙报告向九,目前蛟龙坐底深度7015米,潜水器状态正常,舱内检测数据正常,人员状态良好,报告完毕。”
随后,潜航员按计划布放了蛟龙号总计第49潜次的标志物。并操作机械手取得了水样。完成了一系列坐底操作之后,蛟龙号抛弃了第二组压载铁块,开始返程之旅。
历经672分钟的7000米之旅,潜航员得以重见天日。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