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退休年龄,让科学说话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2日 03: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科技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人社部“延迟退休”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何时该退休,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养老金、劳动力市场状况,也要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说起。

  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生长期、成熟期、老年期(衰老期),用曲线表示人的一生,是一段下坡的轨迹。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前院长王通讯说,“老年人的体力、智力、活力都明显下降,如果让老人超负荷工作,对他的健康是不利的,退休之后减轻了工作量,这是国家对工作者的照顾。”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始于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岁,女职工为50岁。1955年,女干部的退休年龄被确定为55岁。1978年批准的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延续了这一规定。

  如今,50余年过去,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到了73.27岁(世界银行2010年数据)。退休年龄数十年不变,与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是不符的。“按照联合国的规定,65岁才算老年的‘年轻阶段’,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寿命的延长,延迟退休年龄是一个发展的趋势,也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过程。”王通讯说。

  不过,统计学中人均寿命的提高,不意味着对退休年龄简单的延迟,“预期健康寿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也是应当考虑的因素。寿命只表示生存时间长短,“健康寿命”则显示出老人生活健康与否。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健康寿命为66岁(2007年为最新数据)。这一年龄比人均寿命低近10年,但仍高于目前的退休年龄。据了解,目前,国内关于健康寿命的研究较少。

  清华大学老年学研究中心裴晓梅教授指出:“老年人的异质性差距在所有年龄组里最大的”,有人刚过中年就未老先衰,也有百岁老人行动灵活,思维敏捷。个人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都会影响人的衰老与健康。实行退休年龄一刀切,不符合个体的差异,不利于个体才能的充分发挥。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自主选择何时退休, 例如,身体不好的人可以选择早一点儿退休,身体好的人可以晚一些退休。”裴晓梅说。王通讯指出,“弹性退休符合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很难,如何区别一个人是否应当退休呢?”“按照职业来划分则相对合理,公务员、知识分子等接受教育的年限长,且从事脑力劳动,他们的退休年龄可以适当推迟”,相比之下,工人等体力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应比他们低。

  目前,人社部关于延迟退休年龄仍在研究中。

热词:

  • 年龄比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 女干部
  • 老年期
  • 老年学
  • 衰老期
  • 国发
  • 联合国
  • expectancy
  • 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