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从机器翻译到装备“中国智造”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3日 04: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科技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第二看台

  从大规模的机器翻译,到装备“中国智造”,沈阳格微软件20年磨一剑,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为国际领先的翻译平台,为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

  坐落在沈阳沈北新区的格微软件,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产学研”一体化优势。从日本留学归国的董事长张桂平在此先后创办了沈航人机智能研究中心和北方软件学院,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依靠这些力量,格微软件经过多年攻关成功研发出“协同翻译平台”,这是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翻译软件生产线。这一平台在工程和装备制造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动了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企业提供了创新设计的知识库。

  格微软件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百万专利翻译项目上崭露头角的。这个项目实现了500人的协同翻译,在不到1年时间内完成了传统翻译需要8—10年才能完成的翻译任务,总翻译量相当于500部《红楼梦》,创造了汉英翻译服务规模最大、知识库最大、速度最快的最新纪录。

  机器翻译是世界难题。张桂平说,公司在20年间走过了自动翻译—辅助翻译—协同翻译的研发历程,目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工程文献最大的翻译产业基地。

  软件企业的生产,没有机器的轰鸣,也没有烟尘。记者走进格微软件公司的车间,这里和写字间没有什么区别。张桂平指着一排排电脑及前面的年轻人说:“他们就是为国产飞机翻译资料的生产线。”

  中国民机走向世界,没有资料翻译就无法在国外适航取证。“这是我们承接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翻译工程。”张桂平说,仅从数量来看,资料页数达到了40万页,并且还在不断更新。

  目前,格微软件用50人协同工作就能达到日翻译量460万字,周翻译量2000万字,月翻译量5亿字,年翻译量60亿字。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要想“走出去”,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格微公司通过为企业装备智慧图书馆、创建信息化4S店,加速两化融合的进程,沈阳上百家装备制造企业率先受益。

  “我们有成千上万个虚拟机器人在网络的海洋里为企业采集信息。每分钟能采集到25条信息,每日能采集到3.4万条有用信息。”张桂平说,“以前是企业用眼睛四处盯着找信息,现在是信息围着眼球转。”

  沈阳北方重工公司今年向格微软件点题服务,要求搜集水泥设备的信息,以制定公司这一产品的研发规划。格微软件通过虚拟机器人,在全球搜集了数万条信息,充分满足了企业的需求。“我们不是将信息一股脑的堆给客户,而是分门别类,并总结归类做好分析。”张桂平说。

  格微软件的信息服务才刚刚开始。“信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基础的一部分,就像水和电一样,谁也不能离开。我们将致力于为工业企业提供信息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用信息像拧自来水龙头一样方便。”张桂平说。(新华社)

热词:

  • 机器翻译
  • 装备制造
  • 北方软件学院
  • 微软件
  • 红楼梦
  • 中国智造
  • 产学研
  • 知识库
  • 自动翻译
  • 翻译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