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飞针走线“盘活”生活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4日 09:4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农民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宋春蕾 张佳琪

  一件《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出价2万元——不卖!日前,在海南农垦女职工手工技能大赛上,一位参赛女工将求购者的这个报价“拒之门外”。据了解,《清明上河图》是十字绣里难度较大的作品,仅各色人物就有550多个,能够坚持绣完的人很少,目前市场报价一路走高。

  在海垦女职工手工技能大赛现场,笔者发现垦区不少的女职工通过学习手工技能,走上了“居家就业”、“灵活就业”的道路,一大批垦区女工靠飞针走线的技艺“盘活”了生活,实现了创收和再就业。

  在大赛作品展示区,各式精巧的水晶串珠工艺品吸引了过往群众前来问价,展示区俨然成了商业区;另一边,又有不少人聚集在十字绣和黎锦成品前评头论足,啧啧称赞,展示区又成了讨论区。手工技能大赛成为垦区女职工展示风采的小舞台。

  除了各式各样的精美作品,立才农场72岁黎族老人陈春花与20多名黎族女工的黎锦现场创作也引来围观。眼花缭乱的工序,一层层铺开的绚丽彩锦,让观赛的职工群众看得既好奇又着迷。

  忙碌的织车上布满又细又密的织线,年轻人看得都有点费劲,但陈春花仍不急不缓地穿插引线,怡然自得。她不仅是在展示黎锦——这个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的古老技艺,更是在展示着海南少数民族珍贵的历史。

  来自金江农场南茂片区加茂村的胡春芳告诉笔者:“织锦时手和脚都要配合好,除了要求力度,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一件普通的黎锦至少都要花10个月才能完成。”只见她边说边织,手里的活一点没慢下来。

  2008年,胡春芳在黎锦的传统技术“双面绣”的基础上用“织”的技艺,首创出“双面织”技艺,能做到正反两面图案一模一样,使黎锦双面图案的效果又多了一种织造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黎锦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黎锦本身的经济价值也在不断凸显。现在,胡春芳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收徒弟,传技艺,她希望手中织锦技艺传给更多年轻人。

  来自八一总场红岭分场年轻女工刘小珍17岁起就开始学习织锦技艺,“那时只是织给家中老人穿,没想过现在还能靠这手艺挣钱”。如今,她一边种胶一边织锦,每月在家就能额外创收1400元左右。而来自红明农场的张海燕,3年前靠着串珠手艺在海口开设了手工艺店,如今每月也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省农垦总局工会女工部负责人说,有了这些手工技能,在岗女工可以创收,下岗女工也可以在家工作赚钱,是解决再就业的新方法。

  据悉,目前这项再就业活动,已经吸引到上千名垦区女职工参与,下一步省农垦总局计划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帮助联系市场,给女工们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摘自《海南农垦报》

热词:

  • 黎锦
  • 刘小珍
  • 清明上河图
  • 技艺
  • 织锦
  • 垦区
  • 灵活就业
  • 双面绣
  • 作品
  • 十字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