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家代工企业和一个品牌企业,哪家的利润率会高一些?
一般都会认为是品牌企业;但具体到联想集团[5.87-2.49%]和富士康,有趣的是,竟然是富士康利润率高一些。按照《财富》500强的最新榜单,2011年,鸿海(大陆一般称为“富士康”)居43位,完成营收1175.14亿美元,利润27.77亿美元,利润率2.36%;联想集团上述数字则分别为370位、295.744亿美元、4.73亿美元、1.6%。
数据无法造假。富士康利润率高于联想集团的数据也足以说明,郭台铭为何坚持要做代工,而轻易不肯迈上自主品牌之路。
在代工模式下,2012年一季度,鸿海营收同比增长一度高达42.59%,但截至6月底,这一增幅下降为27.92%。当然,考虑到其总营收规模惊人,整体27.92%的增速仍然让人满意。同时,虽然从趋势上看,2012年2月以来,鸿海每月营收同比增速都在下降,6月营收同比增幅仅为3.69%;但考虑到下半年苹果将推出iPhone5,鸿海的四季度营收增长应该不必发愁。
图为台湾首富、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图片来源:资料图)
这是否意味着富士康寻求转型的举措就可以暂缓?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仍以富士康与联想的对比来看。
当下,联想集团的利润率虽然低于富士康,但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了二代交接班。杨元庆作为联想控股当年的“五少帅”之一,成功实现了对于公司的MBO;其实,在此之前,几乎是采用同样方法,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率先安抚了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而这两人安排妥当之后,朱立南接任联想控股总裁已几乎一路坦途。
柳传志还提及,正是朱立南当年在分拆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两大业务时表现出的潜质,让其笃定决心培养朱立南接班。但郭台铭若采用柳传志“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又恐因事业群过多,实施难度更大。
鸿海的7人董事会中,除却两名独立董事外,采用的是“3老+2新”的构成方式:郭台铭、戴正吴和卢松青属于创业元老,吕芳铭和简宜彬属于“少壮派”。
其中,吕芳铭53岁,小郭台铭9岁,于2004年12月因其公司被鸿海并购加入富士康;简宜彬则于1991年加入鸿海,从最基层的仓库与零组件管理开始起步,每年鸿海员工的绩效排名中,业绩都几乎排前三名,并创下两年升任处长的鸿海纪录。此外,简宜彬年龄略小于吕芳铭,早年与戴丰树一起,为郭台铭三弟郭台成最重要的左右手。
由此看来,在郭台铭的接班名单中,简宜彬排位似乎最为靠前。但问题也正在于此,为鸿海当下盈利带来赫赫功绩的苹果产品事业群负责人因此觉得不受重视。
不难发现,鸿海的二代交接班任重道远。郭台铭除了要帮助选定的接班人巧妙安抚其余诸侯外,能否像联想控股那般,调整集团控股架构、进行核心业务取舍,也是必经门槛。
由此,选“太子”、安“诸侯”、平衡扩展事业群,成为郭台铭交班的三道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