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沙尚琪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各类民间艺术机构也在短时间内不断涌现出来,而私人美术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顾名思义,私人美术馆,是由收藏家、艺术爱好者或者私人企业所建立的美术馆。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具有半官方色彩的纽约现代美术馆,可谓是现代私人美术馆中的翘楚。1998年前后,中国出现了建立私人美术馆的第一次热潮,成都上河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天津泰达美术馆都在这一年成立,1999年在成都成立了半官方半民营色彩的成都现代艺术馆。私人美术馆的第二次热潮出现在2002年前后,成立了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和犀锐艺术中心,南京的红色经典美术馆。然而在这阵阵热潮之后,又有多少私人美术馆能够坚持下去并且持续稳定的发展呢?
作为美术馆,无论公与私,至少应该保证其最基本功能的实现,那就是收藏、研究和展示,需要具备固定的展示场所,能够获得稳定的收藏与展览资金,同时也要有一支专业的队伍,进行管理、研究和策展等专项工作等。然而,就中国目前私人美术馆的整体状况而言,在专业上几乎没有一家能够达到国际博物馆协会所订立的行业标准,而以私人美术馆为名,行画廊之实的所谓私人美术馆更是大有人在。
或许专业上的不足并不是致命的问题,最终制约私人美术馆发展的因素还是资金。据国外媒体去年评选出的世界十大私人美术馆来看,其中的出资人都是诸如鲁贝尔家族(Rubell Family)、三星集团、卡地亚、弗朗索瓦·皮诺(Fran?ois Pinault)、卡塔尔王室这样的巨富。美术馆是消耗物质财富来创造精神财富的地方,没有充裕资金的支持,难免举步维艰。如果私人美术馆因资金短缺而难以为继,将藏品捐给公立美术馆又如何?恐怕藏家会担忧自己的藏品是否能够获得妥善的照顾,是否能够经常性地展出;而在公立美术馆看来,这些作品可能勉强算得上是参考品,还达不到藏品的级别。
目前国内仍在继续经营的私人美术馆,其出资人往往是房地产商或者企业家。美术馆成为企业树立宣传自身形象的一个手段,同时也是企业转向文化产业的一个切入口。换而言之,投资人在以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经营美术馆。国际上著名的博物馆,例如卢浮宫、大都会等,都在引入企业管理的方式,来补充传统博物馆经营运作方式的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管理方式就能够替代学术机制长期以来所发挥的作用。更确切地说,引入企业管理方式,恰恰是为了更好地为学术系统服务,提高效率,提供保证。它可以帮助解决效率与资金问题,但要真正实现美术馆的价值,提升它的品质,还要依靠学术上的发展。
私人美术馆的存在与发展,从小处看可以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从大处看则能够改变城市的文化面貌,提升国民的艺术素养。有那么一天,它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中国今天的私人美术馆仍在发展的初期,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或许真的比品质问题来得更为迫切。如果没有国家立法和政策的支持,真正意义上的私人美术馆确实难以支撑,更遑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