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韩青(河南商报评论员)
今年5月底至6月初,河南省周口市试点平坟复耕工作,希望将几千年来的“第一难事”撕开一个口子。周口市商水县投入1000多万元,在28个行政村试点平坟复耕。几个月时间内,这些行政村的坟头将全部被平掉。(7月18日《新京报》)
平坟复耕,提倡火葬,从保护和节约耕地的角度来看,固然没错。但既然是从经济角度出发,那我们就多算几笔账,算本清楚账,这样才好说服民众。
提倡火葬,说这更节约环保,农民可能会有质疑,难道火葬就不消耗能源吗?公墓就不占耕地吗?农民就能节省开支吗?所以,政府不能只是拿政策和口号来“说服”人,更要拿出一本清晰的账本,这样才能说服“精明”的农民兄弟。
另外,还要算笔成本账。政府大张旗鼓地搞平坟复耕,集中力量办大事,短期之内或能见效,但如果没有农民的真正认同,过不了几年,坟头可能复现。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屡见不鲜,而政府工作千头万绪,难以一直对此保持高压态势,这样,岂不是白忙乎一场?而凡在农村待过的都知道,坟头多是三代以内的,只有后人常去祭奠、维护的才能保存,年代久远的慢慢会变平复耕。有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还需要政府拿铁锹去平、开挖掘机去铲、兴师动众地搞复耕吗?
最后,再算笔产权账。注意,农村耕地是集体土地,而不是国有土地,按说,如何处置是集体的自由,要看农民的自主选择。政府一声令下,说平就平,置农民集体土地的产权于何处?
坟头在一些官员眼里可能只是一个个数字,但在无数农民心里却是一份份沉淀的情感。政府在决策时理应万分慎重,既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账本,又不能只算简单的经济账。要知道,百姓也会算账。和几千年来的“第一难事”较劲或许很有成就感,但却未必有必要,反倒会伤害“官民互信”。在我看来,几千年来真正的“第一难事”是政府要学会懂得尊重民权和民意,即便做得正确,也不要一意孤行,这条路,或许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