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为特色产业搭建平台
本报记者 宋振峰
土地修平了,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粮食增产了,农民的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然而,农民的花钱问题怎么解决?2009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4元,仅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的60%。
要实现农民的增收问题,必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大规模梯田建设的开展,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契机。
“没梯田,肯定种不出高质量的洋芋。”通渭县马营镇长川村村支书张庆华说。以前他家的陡坡地,种的洋芋,不下雨不长,一下雨水一冲,土地容易板结,“上下不通气”,洋芋露头的那部分容易变成绿色,市场上没人要。
推成梯田,这一问题就解决了。不仅如此,以前从来没种过药材的长川村,村民白春林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今年种了40亩柴胡,增收的路子更宽了。
正是借着梯田,干旱的通渭按照“梯田修到哪里、地膜铺到哪里、产业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将梯田建设与特色产业开发和旱作农业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良性发展的路子。当地干部说,地修平了,地膜马铃薯、玉米种上了,农民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环县北部严重干旱的山区,坡耕地一直种的就是荞麦、糜谷。山城堡村村民冯世荣告诉记者,想种葵花,但不敢想。万一碰上下雨,土一跑,正开花的葵花秆一倒,就完了。
现在修成梯田了,环县北部山地里五彩斑斓起来。除了能种全膜玉米外,冯世荣也敢种葵花和黄豆了。“有这两样,效益好得多,去年,我的15亩葵花,卖了1万多元。”
依托梯田等水利设施建设改变农业基础生产条件,正是农业身子骨由弱变强的关键。梯田打造的平台,为我省各地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找到了一条传统旱作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实途径。目前全省旱作农业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梯田+马铃薯”、“梯田+经济林果”、“梯田+中药材”等多种产业模式。
据统计,目前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048万亩、马铃薯种植1000多万亩、中药材250万亩、苹果430万亩、蔬菜650万亩,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农民收入稳步提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