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对施救者道声谢很难?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3日 03:4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京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 马上评论

  7月18日晚,魏先生带着家人在散步时见一男子抢劫女子的包,魏先生将男子制服。不料,被抢女子连声“谢谢”也没说,拿起包转身就走。目睹这一切的12岁的儿子拉着爸爸的衣角说:“以后不要多管闲事了”。(7月22日《华商报》)

  魏先生见义勇为的义举令人感佩,但被抢女子的冷漠却令人吃惊,也难怪一个12岁的孩子,都为之心寒齿冷。这样的场景,很容易使人们联系到此前发生在湖南长沙娄底一家三口游泳溺水,被路过的小伙邓锦杰救后却马上离开的事。在同一件事中,既看到了人心向善的美好,同时也有人性的不堪。

  而被抢女子对待善意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其负面效应,就是魏先生的儿子所体悟到的那样,“太不值得冒险了”。嫉恶如仇的父亲本应成为他骄傲和效仿的楷模,但恰恰是被救女子的消极冷漠,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冰冷世相。再教育孩子关心他人、担当社会责任,怕是难了。

  好在,魏先生虽然对儿子的话感到心酸,却依然执着地表示以后遇到这种事还会去做;现场周围的市民,也纷纷批评这位女子。这位可敬的父亲对向善信念的坚守,社会对善行德举的推崇,正是社会公德的希望所在。

  □屈正州(媒体人)

热词:

  • 女子
  • 施救者道
  • 华商报
  • 向善
  • 男子制服
  • 世相
  • 抢劫
  • 娄底
  • 关心他人
  • 体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