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7月24日:左手“拍”右手 公车“变”私有?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4日 13: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公车卖出废铁价 暗藏李代桃僵

  没有公车违规,哪有公车清理;没有公车清理,哪有公车拍卖;没有公车拍卖,哪有公车贱卖?这是一条完整的链条,关注公车贱卖是可以的,但公车违规也不得不关注。不然,有些地方会抓住这一漏洞,大胆地以旧换新。到时,不大了李代桃僵,拿旧车出来“顶罪”罢了。

  还是网友说得好,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编故事。回头看这件事,确实多有悬疑:一者,既然按规定,评估公司、拍卖公司必须互相独立,那么,为什么程序上要趟浑水?二者,既然相关部门认为这种“二合一”的兼职并无不妥,为什么要抵死狡辩,在网络公示中动用“橡皮擦”?

  “无一辆车被贱卖”有无转移视线之嫌?

  舆论关注的焦点,不是超编公车是否被贱卖,而是雷霆万钧整治出来的超编公车,缘何都是不值钱、且快报废的“烂车”?难道,超编的公车,都是这种烂车?难道,领导平时乘坐的也是这种“烂车”?难道这就是地方治理公车的伟大成果?显然,这不符合基本常识与逻辑!

  就算这些车都是报废的车,基本上只能当铁皮处理,问题又来了。明明是超标的车,为什么要等它们报废了才处理呢?是不是不报废就不存在超编与否的问题?拿出来拍卖的都是昌河、长安、桑塔纳等低档车,怎么一辆豪车都不见?是不是不舍得它们“报废”?

  警惕“车改”中的贱卖公车现象

  公车改革究竟是首先搞好顶层设计,还是让地方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大概需要国家高层认真思考和做出决断。否则,像温州和中牟县这种缺乏外部监督、贱卖公车式的改革,将会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若再出现反复损失就会更大。

  公车或国有资产,理论上由政府监管和管理、使用,但性质和属性上属于公共所有而不是政府所有。在此事件上,当地政府拍卖公车程度或无瑕疵,却缺少了一个本应具备的“谦卑”心态,不仅没有用较多的精力和当地公众沟通并达成共识,也没有充分吸收公众代表参与拍卖过程。

  中国经济编后语:

  左手变右手,公有变私有。这句话的意味,很多老国企工人有最深切的感受。经历了太多“李代桃僵”的事情,或许当事方实在不理解,为什么公众还会对这样的“小事”抓住不放?

  只因为,我们需要证明自己——不麻木。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来源:中国经济网)

热词:

  • 公车改革
  • 报废
  • 贱卖
  • 烂车
  • 橡皮擦
  • 二合一
  • 废铁价
  • 顶层设计
  • 右手
  • 旧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