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莫让网购敢赔险成营销噱头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5日 15:1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杀毒软件行业接连传出两条消息,让网民眼前一亮。先是金山网络宣布,该公司联合中国人保共同推出网购敢赔险,网民在网购时如因遭遇钓鱼网站、网购木马而导致财产损失,可获得最高8000元的现金赔付;紧接着,国内另一家安全厂商奇虎360也宣布推出“网购先赔”服务,承诺360安全卫士用户如因网购木马及钓鱼网站造成财产损失,360公司将为用户提供最高3.6万元的先行赔付。

  虽然国内两大安全厂商争相高调为网购保驾护航,但不少网民对此将信将疑,更有一些业内人士质疑两家企业是在搞营销噱头,因为从一些数据分析来看,他们可能赔不起。

  国内几家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因网购而遇骗的网民已达6169万人。保守估算,我国网民每年因钓鱼网站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低于308亿元。另一家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报告则显示,2011年上半年,有3880万网民在网上遭遇消费欺诈。即便这两家安全厂商对每个受骗网民设置赔付金额上限,最终算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

  网购敢赔险能否做到 “敢赔”,目前尚难下定论。但是,网络购物已成为许多网民的消费习惯是不争的事实,在网络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应该说,“你敢用,我敢赔”是杀毒软件企业敢于检验其防御技术实力、勇于担当责任的表现,预示着整个杀毒软件行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其实,多年来,杀毒软件一直游离在我国《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之外。有人将杀毒软件比作“电脑医生”,医生很难不发生误诊、错诊等现象,杀毒软件同样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误杀、漏报。但是,国家有一套监督机制来审核医生是否应该为误诊担责,而对于杀毒软件在什么情况下应为自身的误杀、漏报担责,相关法规却是一片空白。

  杀毒软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其营销手段也多种多样。起初,能够杀掉多少种病毒木马、经过某某权威机构的测试认证等宣传屡见不鲜;近几年,主动防御、云技术等又成为杀毒软件的新卖点。但是,每每在用户电脑遭到木马病毒攻击后,国内外的杀毒软件厂商都鲜见为此而承担责任,即便发生大面积的“误杀”事件,消费者也很难得到经济补偿。网购敢赔险的推出,可以说是杀毒软件企业首次公开明确了其应当担负的责任,并用真金白银予以兑现。

  消费者安装杀毒软件并非只为了网络购物安全,电脑系统、个人信息、游戏装备等同样需要杀毒软件的保护。从这个角度来看,网购敢赔险只能说是杀毒软件为网民全面担负起保护责任所迈出的一小步。网民期待有一天,杀毒软件还能做到“电脑系统崩溃敢赔”、“个人信息被盗敢赔”、“游戏装备被盗敢赔”等。严格地讲,这是《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消费者的权利,同时也是法律法规对杀毒软件的要求。

热词:

  • 网购
  • 杀毒软件
  • 钓鱼网站
  • 奇虎
  • 营销手段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产品质量法
  • 网民
  • 电脑医生
  • 木马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