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亟需建立“目标补贴按需分配”的社会保障模式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7日 07: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刘福垣建言:亟需建立“目标补贴按需分配”的社会保障模式

  这一模式既不是人人有份的福利,也不是多缴多得的保险,而是生活费缺多少补多少的保障;只有家庭支付能力低于保障标准的人才能享受

  近期,关于养老金保值增值、延长退休年龄等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如何弥补养老金缺口的广泛讨论。对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刘福垣日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亟需建立“目标补贴按需分配”的社会保障模式。

  刘福垣认为,靠技术措施解决所谓的养老金缺口问题没有出路,因为自养老保险制度诞生的第一天起,其现值与未来值的矛盾就存在,而且至今看来也是一个解不开的扣,养老金对财政补贴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他建议从根本上跳出社会保险的传统套路,走社会保障的路子,即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实行目标补贴、按需分配的原则。

  刘福垣指出,在保障体制下,无养老金概念,居民领取保障金的数额与退休年龄无关,以体面生活费为标准,缺多少补多少。目前,我国全民共有资产至少300多万亿元,其利息部分就足以解决一切问题,眼前的即期支付问题应该财政负担。

  据刘福垣介绍,美国财政补贴占养老金60%以上,退休年龄延长到67岁,还捉襟见肘。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保险范围内都解决不了现值和未来值的矛盾,说明此路不通。如果利用中国制度特色和优势,把养老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实行目标补贴的保障制度,是唯一可行的出路。这一模式既不是人人有份的福利,也不是多缴多得的保险,而是生活费缺多少补多少的保障。

  刘福垣指出,目前国内在讨论社保问题时,概念没有界定清楚,把救济、保险、保障和福利笼统归入社会保障范畴。事实上,实际操作的是保险不是保障。保险难免出现缺口,保障不允许有缺口。社会保障是政府职能,纳入当年第一财政预算,必须满足保障开支。所以,出路就在于把保险变保障。如果是保障,支出估计不到目前实际支付养老金的1/3。因为保障不是福利,其分配原则是目标补贴按需分配。只有家庭支付能力低于保障标准的人才能享受。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坚持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能够克服基金的现值与未来值的矛盾,都不得不逐步加大财政补贴的力度。”刘福垣告诉记者。他强调说,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看,应该明确规定,财政要首先满足社会保障费用。因为在多种社会保障功能中,对人的社会保障功能是政府的第一功能。因此,社会保障开支不仅要纳入财政预算,而且应该是必须保证的第一财政开支。

  此外,刘福垣强调,全民个人财产申报是社会保障的制度前提。社会保障是按要素分配之后的社会再分配,是把一些人已经获得的收入强制分配给另外一些人。这就要严格准确地界定分配量,把社会的宏观成本控制在社会再生产必要的范围内,力争使每一分钱的耗费都符合社会保障的目的,耗费在真正的目标补贴对象上。因此,财产申报是目标补贴的制度前提。

热词:

  • 社会保障
  • 按需分配
  • 证券日报
  • 未来值
  • 美国财政
  • 社会再生产
  • 个人财产
  • 保险范围
  • 模式
  • 按要素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