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学坏为何比学好更容易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30日 03: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达芬奇家具的广告又出现在了媒体上。这家在去年几乎声名狼藉的企业,精神抖擞地卷土重来。怎么看,都像《闪闪的红星》里那句让人心中一凛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不过,这也实在没什么奇怪的,同样视诚信如粪土的唐骏早就回归了,依然在大讲成功学,大讲谎言窟的百万富翁。粗略想了一下,这些年,除了倒在三聚氰胺事件上的三鹿,好像还没有哪个企业因质量、诚信等丑闻而一蹶不振的。一年多前,拙作《丑闻不伤身,这很可怕》曾就此问题讨论过,回过头来看,情况并没有得到太大改观,相反,扮丑的明星企业越来越多。

  企业不容易,企业家呼吁公众对企业宽容,这怪让人同情的。但公众希望企业利用这种宽容而在技术品质上大踏步前进,而有的企业则是利用这种宽容在产品良心上大踏步后退,这便是代沟。怎么老是要求消费者善待企业呢?比如据媒体报道,最近,有消费者接连打开两罐娃哈哈八宝粥,发现都有黑色虫子。娃哈哈售后解释称:“不能保证100%把有虫的豆类去掉,这不现实。”是啊,连卖瘦肉精香肠的都没事,有几个黑虫岂不是大惊小怪。

  前段时间,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发表《致马化腾的公开信》,称其“报道扭曲”成为“杀企炮台”。在记者眼中一向斯文的黄总如今变得歇斯底里,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但是对于媒体质疑的多个问题却不回应、不反驳,让人想善待企业、支持企业家都有那么一点心虚。厨房里既然有蟑螂,就应先忙着拍蟑螂,而不是急赤白脸地说,不准看!

  一个同样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消费者对于丑闻的怒不可遏,往往只停留在最初爆发的阶段。中国消费者对坏企业超乎寻常的忍耐力,与坏企业形成了一个恶性互动,从而让这些企业往往死里逃生。然而,当我们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时,就不难发现,中国不是没有挑剔的消费者,不是没有挑剔的记者,而是没有挑剔的权益保障。

  这跟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无关联。我们偏重投资,而企业正是投资的主体,因此我们的政策法律就更偏向企业,而不是偏向消费者。企业是GDP、税收、就业的提供者,是政府的心肝宝贝,甚至有的地方,连评上四星级酒店都给1500万元的财政奖励。因此,尽管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但也都在一条又一条的潜规则面前达成了默契。在潜规则面前企业卸掉了自己的道德责任,可以假扮洋鬼子,可以在原材料上使坏,市场出了问题可以躲在市长身后,消费者除了用脚投票之外,并没有什么办法。

  如果良币不能淘汰劣币,那么市场的“逆淘汰”将很难阻挡。每一个在丑闻泥沼中有惊无险的范本,都是一个坏公司的榜样,学坏总是比学好更容易,如果学好没有提供一个让人心动的正向激励。其实,市场是不怕丑闻的。哪里有丑闻,哪里就有希望,对于其他企业的希望,但前提是,不能走了一个丑闻A,又来了一个丑闻B。

  胡汉三回来不要紧,最终还是被人民群众赶走了。怕就怕,胡汉三多了点,还都学会了不倒术。

热词:

  • 学坏
  • 闪闪的红星
  • 致马化腾的公开信
  • 丑闻不伤身,这很可怕
  • 胡汉三
  • 娃哈哈
  • 炮台
  • 台词
  • 三聚氰胺
  • 皇明太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