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即将出台的背景下,A股ST板块遭遇批量跌停。
呼之欲出的“风险警示板”,在A股市场引发强烈反应。7月30日征求意见稿出台后的首个交易日,沪深股指双双下行。两市逾百只ST股和*ST股报收于跌停价位。
新规是否“紧箍”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认为,IPO市场化是为了实现“优者准入”,退市制度的完善则是为了达成“劣者必汰”。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两个阶段,前者让市场源头活水不断,后者注重清理垃圾,有利市场新陈代谢。
在此之前,创业板和主板、中小板退市制度已相继出台。而此番上交所“风险警示板”设立在即,将为那些“将退未退”及存在重大风险的股票戴上“紧箍”。
董登新表示,上交所的风险警示新规进一步细化了新退市制度的可操作性,更加人性化地搭建了垃圾股退市的“死亡通道”,并为新退市制度(尤其是1元退市标准)提供了配套措施保障。“这一新规是A股市场的重大利好,也是垃圾股的重大利空。”董登新说。
制度完善能否引领A股“结构转型”
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密度与力度前所未有。从改革发行制度、退市制度实现优胜劣汰,到完善分红制度强化回报意识,再到多举措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管理层不遗余力,试图引领A股摆脱投机氛围,重回价值投资的正常轨道。然而,与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同步,A股也在“阵痛”中屡现低迷。就在7月,上证综指不仅跌破年内低点,更再度改写自2009年3月以来的收盘新低。
不过,在持续的低迷之中,A股市场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按照收盘点位计算,今年前7个月上证综指累计跌幅达到4.09%,而汇聚两市众多大盘蓝筹的沪深300指数仅微跌了0.3%。这或许是一个信号:在制度的引导下,A股正在显现向蓝筹主导的“转型”迹象。(据7月30日《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