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食品安全多误读也是一种促进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2日 16: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健康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当前,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有不少是外界误读了,其实不合格的食品并非就是不安全的。”昨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举行的食品安全年会上,来自政府、协会以及企业界等代表就维护食品安全的地位、形象等进行深入研讨。(7月19日《京华时报》)

  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已有类似的说法。从专业上讲,不合格与不安全确实不能画等号——不安全的肯定是不合格的,但不合格并非就不安全。食品要按一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有着严格的标准和成分要求,仅配方不符,甚至某种成分含量偏高,其可能只是不合格产品,却并非不安全。以某种饮料为例,单位含糖量偏高,从配方的角度讲,其虽然不合格,但并不代表不安全。因而,专家的结论本身没有问题。

  不合格与不安全画等号,就会夸大食品安全的状况,并引发社会恐慌。过多的社会负面影响,也会加剧社会不信任,这既可能成为食品安全隐患,也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客观、理性、科学和公正地看待现实问题,既有助于公众认清实际情况,也是促进食品安全的现实需求。

  不过,任何现象都会有利有弊。食品安全事件多为误读,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方面,食品领域的制假售假现象还比较严重,食品安全事件高发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社会诚信有待重建,更需要强化监管,用更加严格的要求去进行促进;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高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监管层面失之过软。误读虽然可能形成误伤,放大恐慌情绪,但由此也能产生更大的倒逼效应,在“人人焦虑,个个怀疑”的情况下,无论是从管理者、生产者,还是整个社会,都会对此更加重视。事实上,从国家立法、职能监管、媒体作用,以及企业责任上都有所加强。一个事实是,今天的食品安全环境,较数年前虽然更为严苛,但食品安全的状况却得到了有效改善。

  此外,作为专业性较强的领域,食品安全存在误读也是极为正常的现象。消费者常识缺乏,鉴别力不足,除了自身的原因,也跟政府的宣传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对于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不及时、不到位,也为误解产生创造了条件。从大量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不合格与不安全被轻易挂钩,一些个体事件被放大,都跟信息发布不快捷,跟进不及时有很大的关系。

  食品安全多误读也是一种促进。这应当成为政府及企业改进自身工作的契机,而不是转嫁责任,无视自身作为挡箭牌。只有食品的生产者、管理者,以及政府监管部门能够正视误读之下的信任危机,以及存在症结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好自己。这既是改进工作的治标之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这个预期得到了实现,那么食品安全多误读,则无疑成了一件好事。

热词:

  • 倒逼效应
  • 误读
  • 食品安全问题
  • 京华时报
  • 含糖量
  • 监管部门
  • 企业责任
  • 恐慌情绪
  • 制假售假
  • 社会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