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讯(记者姜凝)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躯体的疾病只是一方面,心理上的问题有时可能更严重。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中合并有抑郁、焦虑等心理科病症者约达70%,这些“双心”(即心血管病和心理疾患双重疾病)病人需同时诊疗两种“心病”,但由于患者对此方面认识不足、心内科医务人员对非本专业的心理专科知识欠缺、多学科协作医疗有待完善等原因,心内科对心血管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漏诊误诊率高达84.1%。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天津市首届“双心医学”论坛上获悉的。
担任本次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的天津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本市胸科医院心脏科主任丛洪良教授对记者介绍说,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和压力较大,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市民生命健康的两大“杀手”。且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双心”患者病情更加恶化。业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约70%的心脏病患者合并有焦虑或抑郁的心理障碍疾病,但大都不会去看心理科医生,而仅因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躯体症状去心内科求医。同时,约三分之一到心内科就诊的患者并未患器质性心脏病,各项生理指标也没有明显异常,出现的类似心脏疾病发作的“症状”实为其内心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疾病所致。这些患者由于缺乏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不仅造成了对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加重了病情,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比如抑郁障碍就是冠心病发病和加重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抑郁患者与非抑郁患者相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6倍。
“为此,现在医学界提出‘双心治疗’的概念,即在强调治疗患者躯体上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丛洪良说。患有顽固性高血压、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心脏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起搏器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难治性心力衰竭以及难以解释的心脏病症状的7类患者,应成为临床“双心”疾病的重点排查人群。下一步,该院将成立本市首个“双心门诊”,“双管齐下”为患者诊疗躯体与心理问题,帮助病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