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讯近期,江苏等地检验检疫部门先后从来自欧洲、日本、肯尼亚等地的入境邮包中截获禁止邮寄的多批入境动植物产品,包括活体昆虫、龟类、蔬菜、花卉、种子等,从中检出大豆霜霉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锯谷盗、罗德西亚豆象、谷斑皮蠹等有害生物达20多种。据了解,截获的邮包大多申报为玩具、礼品、服装和食品,企图蒙混过关。检验检疫部门已依法对这些邮包进行了销毁处理。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国际代购、网购业务的蓬勃兴起,通过邮寄渠道寄递境外物品的现象呈迅速上升趋势,隐患也越来越多,国际邮件已成为一些重大疫病疫情传播扩散的媒介和渠道。而投递者为了逃避检疫查验,多采取瞒报、谎报的方式,更具隐蔽性,给邮寄物检疫查验工作增加了困难。据报道,近年来每年我国外来有害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造成这些经济损失的有害生物,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邮寄物传入的。
因此,加强入境邮寄物检疫监管工作已刻不容缓。为此,有关部门建议,一是要增设邮件检疫机构。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国际邮件交换中心未设立邮件检疫机构,建议正式将检验检疫环节纳入进境邮寄物口岸作业流程,在各地国际邮件分拣现场,实现检验检疫与海关、邮政共同查验,进境邮件未经检疫不得运递;相关部门要创造查验条件。二是要加强监管。已设立的检验检疫等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入境邮包的查验力度,严防有害生物随邮寄物入境,发现此类物品进境的,要依法退回或销毁。三是要加强社会宣传和公众教育。广泛宣传,提醒公众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勿违法邮寄禁止入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严厉打击非法进口行为。四是要建立信息协作机制。海关、检验检疫、邮政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联网核查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有效堵塞防控漏洞,消除隐患。(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