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抱怨下基层源于“空心博士”思维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0日 03: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科技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 雷泓霈

  大学生、研究生下基层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是常有的事。但近日厦门大学一名女博士随校方赴福建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时,在微博抱怨称,“吃的不好,什么乱七八糟的”,“求:统战部配个好车送我们”,并表示“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对此共青团南平市委在官方微博中指出,“一个博士生在调研中,没有对欠发达地区民生的关注,只是一味抱怨物质条件,我们很难想象,这将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这位女博士的表现着实让人遗憾。虽然在经济学方面具备了深厚的学术涵养,但她将基层调研看成痛苦经历,一味贪图高标准。由此不难看出,她学历很高,对基层和社会苍生的同情心、责任感以及积极担当意识却是相当匮乏;她的内在和专业化发展很成功,外在人文化素养,比如社会公益品质却形成了严重缺失。不得不说,她已成为“空心博士”的典型代表。

  如果拥有了高学历,就将自己当做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知识精英”“权威高端”,牛气十足,对基层鄙夷不屑,不愿参与和投入,那么这个所谓的精英根本就是“伪精英”。这种思维在工作形式上的反应就是,有利益就干,没利益就不干,进而形成一种信仰物化、责任流失、患得患失、急功近利的现状,整个精神信仰呈现空白化和自私化,这不是“空心”是什么?

  其实,不仅是博士生看不起基层,看看这些年的就业行情,本科生、大专生不愿下基层,已是一种就业常态了。坊间流传:“湖南过半毕业生不愿下基层”“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乡下一套房”。而在就业市场上,北上广人满为患,很多偏僻县镇的基层岗位却无人去干。更有学生对基层和穷人缺乏最起码的同情和体恤,居高临下,充满了厌恶感。在这种态势下,高学历博士自然会有一种浓重的“基层厌倦心理”。

  这种现状的形成绝非偶然。长期以来,尽管我们说要加强社会责任感、高尚情怀的教育,可在传统的“分数崇拜”的蛊惑下,所谓的社会责任、公共情怀、慈善品格,无论在基础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中,根本就没有相关课程和具体操作。这种“只为自己学习”“为通知书而学习”的最大弊端就是,服务于社会的公共知识分子情怀、公共责任等严重流失,社会忧患、民瘼国是的情怀非常淡漠,更不愿进行所谓的舍生取义、仗义执言、力挽狂澜。人性中的私有化和功利化得到了极度张扬,而让人成为了一种“功利机器”“就业道具”。这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谓的,“如果只有专长,那他会像一只训练有素的狗,而不是和谐的人格。他们必须要了解人性的动机、幻想和苦难,才能够和同伴维持良好的关系。”“光教一个人专长是不够的,否则他只会变成一个好像有点用的机器,却不是一个和谐的人格”。这是教育发展的最大悲哀。

  要让“空心博士”成为“实心博士”,仅仅关注专业发展是不够的。还要将志士于道的公共责任、慷慨无私的高尚人格,以及体恤民众、关注苍生的学术品质的发展,放到同样重要的教育位置,让博士们成为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公共知识分子。

热词:

  • 下基层
  • 空心博士
  • 公共知识分子
  • 博士生
  • 微博
  • 情怀
  • 栋梁之才
  • 民瘼
  • 分数
  • 行情
  •